首页 > 财经观察

守住最大民生 促更高质量就业再加力

时间:2020-01-09 15:14:30 来源:

       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2020年稳就业迎来温暖开局。开年伊始,人社部、财政部等相关部委就频频发声。地方两会竞相晒出亮丽成绩单的同时,也在敲定2020年稳就业任务书。此外,地方人社工作会议密集召开,促就业新政紧锣密鼓出台,新一年招聘计划加紧规划,打造积极就业政策2020年“升级版”。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2020年稳就业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更充分更高质量促就业政策体系将加速成型。新一轮稳就业政策稳岗增岗两路并进,将大力发展灵活就业,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持续开发新职业,通过激活新动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机会。与此同时,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也在加快酝酿。

  2020年稳就业大幕拉开

  继2019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常务会议、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全国失业保险工作座谈会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就业工作的意见》释放强化稳就业政策信号后,2020年,稳就业大幕正式开启。

  人社部1月8日消息,人社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进一步推动返乡入乡创业,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将加大对符合条件的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开启“互联网+返乡入乡创业企业+信贷”新路径,将“政府+银行+保险”融资模式推广到返乡入乡创业。

  数日前,人社部党组在《求是》2020年首期刊文称,将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稳定就业总量,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地方上,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在晒出2019年稳就业成绩单的同时,敲定2020就业新目标。地方人社会议也在密集召开,更多促就业新政频频发布。

  1月7日召开的湖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提出,“进一步聚力保障改善民生,聚焦推进更高质量发展,把稳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着力精准施策,确保就业局势稳定”。日前发布的《江西省稳就业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提出,三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135万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0亿元,开展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100万人次以上。

  年度招聘也拉开大幕。上海、黑龙江、吉林、河北等多地加紧规划2020年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次均提供岗位以万计。安徽日前也公布了2020年安徽省就业和人才“2+N”招聘年度安排计划,提供全方位公共就业人才服务。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成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各级政府对就业工作高度重视,未雨绸缪提前加码稳就业。总体来看,2020年稳就业以促进微观主体活力,降低企业负担,提升劳动者技能,改善就业环境与保障为主线。

  就业扩容迎来新动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和空间巨大,为就业增量提高和就业质量改善提供了强大动力。2020年稳就业将稳岗增岗两路并进,新职业、灵活就业为就业扩容带来新动能。

  近日,经人社部同意,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发布《关于拟发布新职业信息公示的通告》,包括网约配送员、人工智能训练师、全媒体运营师、健康照护师、呼吸治疗师、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无人机装调工等16个新职业。

  “新业态快速发展,带动很多新职业或新就业形态形成,有些新职业已经进入国家新职业目录,但还有大量尚未进入目录。各类新职业和灵活就业已经成为城镇新增就业的重要来源,在未来稳就业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张成刚说。

  随着互联网发展,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灵活就业新模式,已经显示了巨大的就业潜力。例如,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已成为灵活就业主力军,同时也适应了产业结构变革新趋势。

  据了解,下一步我国还将大力开发更多新职业,同时,加大力度支持发展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大力发展灵活就业,抓紧清理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新经济既是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也是稳定和扩大就业的重要增长极。但生产方式和价值交换方式的平台化、灵活化,对于传统劳动关系形式和认定标准也形成了挑战。要尽快破除限制灵活就业的各方面制度障碍,特别是就业服务、劳动管理和社会保障等政策适应新就业形态要求,使就业新动能有效释放。

  适应新就业形态的劳动用工和社保政策正在加快酝酿。银保监会副主席黄洪1月2日在国务院政策吹风会上表示,银保监会将根据新业态人员在保险方面的特点进行研究,不断完善产品供给,供这类人群进行购买,满足他们的保险保障需求。

  完善更高质量促就业政策体系

  专家表示,2020年更充分更高质量促就业政策体系将加速成型。随着更精准稳就业政策的加快落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岗位将不断产生,与经济新动能相伴相生。

  关博指出,下一步稳就业政策或强化与其他宏观政策联动发力,通过做大经济蛋糕、做强产业发展、提升企业内生活力等,形成稳岗动力。同时也呈现更精准化、精细化、下沉化趋势,创新保障政策方式,普惠公共就业服务。“稳就业政策工具箱更加丰富,能够更好实现稳定岗位和增加岗位并重,充分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并举。”

  在创造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机会方面,关博建议,在产业结构性调整和壮大国内市场上,注重挖掘和创造职业成长路径好、岗位需求稳定、薪酬待遇规范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在传统产业技术迭代中,促进实现就业与业态的“双升级”,依法做好新经济新就业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张成刚认为,要进一步支持新就业形态发展,为灵活就业者在税收设计、社保缴纳等方面创造便利。鼓励职业教育与新兴行业企业合作办学,提升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贴合程度。在各项劳动力市场政策设计与执行中,将服务业与制造业就业放到同等重要地位。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