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是北京的市花,一直以来,养菊、赏菊、赛菊,已经成为老百姓一年一度的盛事。前不久,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以“南囿秋风添景色,菊舞芳华汇精英”为主题的第十一届菊花擂台赛决赛落幕,来自开封市汴京公园的“墨王”荣获“菊王”称号,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的“红衣锦裙”获得菊魁的桂冠。在随后的菊花展上,引得不少游客争相前来一睹芳容。
11月8日下午,“青睐”会员走进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的菊花精品盛会,游览温室奇珍异草、体验地景艺术,还动手体验了传统的菊花插花。最后,在资深花卉园艺师、菊花养护专家王海峰的带领下,零距离赏“菊王”风采,并与大家交流了不少的菊花养护、种植知识。丰富多彩的内容,让会员直呼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大涨了知识”。
地景装置,园林废料变身艺术和风景
深秋的京城,五彩斑斓。“青睐”会员乘坐电瓶车缓缓驶入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一进门,大家就被小路两旁的地景装置吸引,巨龙、小鹿、青山、书本……它们点缀在草地树林之间,散发出原始的自然之美。随着园艺老师韩宇的讲解,不同地景艺术作品依次映入眼帘。车里也发出阵阵惊呼,“那条龙真有气势!”“那颗巨大的心是由椰子壳组成的,椰壳里还长出了绿植!”“哎呀,银杏树林那边像是在放烟火!”大家兴奋地拿出手机拍照。韩宇笑着介绍,“这些地景作品都是前两届留下的艺术精品。像那条巨龙的龙爪是藤条编制的,显得粗壮有力。龙鳞用小木片裁了做的,光粘木片就粘了半个多月。那些火树银花是用旱柳的柳条染色做的。那条金黄色的鱼是用脱完粒之后的玉米芯做的。”有的作品呼唤共生,有的作品表现温情……在观赏的同时更引人思考。韩宇告诉大家,很多装置都运用了本杰士堆的原理,用树枝搭出各种造型,能让园里的黄鼠狼、小狗等等小动物在里面过冬。
韩宇告诉大家,这些巨大的艺术装置都是由落叶、枯枝、石头等等园林废料做成。“通过艺术家的手,废料变成了大地上的艺术和风景,既环保又美观。”他介绍北京世界花卉大观园的地景设计艺术节,已经举办了两届。他同时透露,今年第三届北京地景设计艺术节正在启动设计师招募。为了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地景艺术的魅力,今年的地景艺术节展示场地,除了世界花卉大观园外,还包括副中心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和复兴门外大街10号。“园艺师、花艺师、园林设计师、建筑师、雕塑师、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导师、学生都可以自愿组成创作团队参与地景创作,最终将选出大约50支创作团队参赛。”
地景艺术节自开办以来,就秉持了“生态环保”“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理念,要求作品主材须使用自然材料创作,像利用落叶、枯枝、石头、建筑废料等等,并且可以陆地放置、观赏期在3个月以上,这样才呈现出眼前这些独具特色的地景之美,为北方的冬天平添勃勃生机。韩宇发出招募帖,“今年的地景艺术作品预计12月初完成,并启动大众展评,最终将根据大众展评结果与专业评审团评选结果确定获奖作品,金奖团队将获2万元奖金,另外还将设置优秀奖、创意奖、最具人气奖等奖项。”
消肿止痛“地不容”,见血封喉“箭毒木”
很快,两路寻访小分队的车依次停靠在温室前,韩宇招呼大家下车走进温室,去寻访奇花异草。首先进入蔬菜瓜果厅,看到彩色的茄子,各种味道的薄荷,以及熟悉又特别的蔬菜,每个人都像回到了童年似的,兴奋地相互招呼,“你闻闻这个薄荷有苹果的香味”“啊呀,快看棉花开得一朵挨一朵”。
韩宇笑着指给大家看水茄:“很多人在东南亚夜市的烧烤摊位上都看到过,摆有一串串绿色的小果果,当地叫苦果或苦凉果,那就是水茄的果实,一般可用来油炸吃。”他又指着一旁的鸡蛋花告诉大家:在我国西双版纳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鸡蛋花被佛教寺院定为“五树六花”之一而被广泛栽植,故又名“庙树”或“塔树”。“它的树形美观,奇形怪状,全株茎干含有乳汁。是热带地区开花极其美丽的多肉植物,在热带地栽高度可以达到4-5米,是重要的庭园植物,在北方只能盆栽观赏,通常在2米以下。鸡蛋花在温室栽培时冬季会落叶,这是它耐寒性差的表现,但落叶后光秃的树干弯曲自然似盆景,也有很强的观赏性。”
边走边看,各色植物应接不暇。韩宇在绿玉树前停下,听到有人叫它光棍树,他笑言,“大家都说光棍树没有叶子,但其实只是叶子退化成了鳞片状,不太容易看到。另外,绿玉树也是一种石油植物,它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碳氢化合物,与石油的成分相似,也可以作为生产沼气的原料,它的沼气产量较一般嫩枝绿草高5到10倍。”
在沙漠植物馆各种形态各异的沙漠植物里,一株株犹如“狼牙棒”的“非洲霸王树”颇为显眼。韩宇告诉大家,它是多肉植物中的珍稀物种,也是棒槌树属植物全球约25个种中最具观赏价值的品种之一。“霸王树植株高大,原产马达加斯加,最高可达6米,且浑身具刺,在视野开阔的荒漠上,远远看去,霸气十足,有种傲视群雄的气势,它的形态奇特,茎、叶、花均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褐绿色圆柱形的茎干肥厚挺拔。它肥大的茎就是它储水的地方,茎上密生3枚一簇的粗短硬刺,看起来像一个超大的棒槌,这也是它署名的由来。”
继续前行,大家被一大块看上去像大石头一样的植物吸引,纷纷驻足观看。“大家猜一下哪部分是这个植物的根?”韩宇笑着提问,继而揭秘,“正确答案就是地面上这个膨大的球状物,因为海南‘地不容’是一种块根植物,即根部膨大为块状,同时它的块根也是药用部位,俗名金不换,有消肿止痛的功效。为什么叫地不容?是因为它根部裸露于地面,不被土地覆盖,故名地不容。”
沿着被绿植覆盖的小路拐过一个狭长的弯,眼前豁然开朗,两棵巨大的榕树横亘旁侧,“榕树达三百年树龄,它的气生根发达,板根现象,独木成林,具有呼吸、绞杀、支撑、侵占领地的作用,成为热带雨林奇观之一。”韩宇又指着远处的参天大树继续说道,“那棵佛肚树原产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地区沙漠地带,树干上下较细,形似一只巨大的花瓶,故名昆士兰瓶树,又似弥勒佛的肚子,名佛肚树。其实是植物为了适应干旱的环境,在雨季来到以后,发达的树根尽量吸收更多水分,它的‘佛肚’可以储存8吨重的水。”
接着遇见菩提树,韩宇告诉大家,菩提叶片尾端像“小尾巴”似的名为“滴水尖”,是为了适应热带雨林多雨环境的表现,它可以起到导流雨水的作用。他特别强调,“菩提树是一种榕树,结的榕果类似无花果,所以菩提子并不是菩提树的种子。”话音未落,他手指稍远一棵树说,“这就是‘见血封喉’树,它的乳白色树液含有剧毒,一经接触人畜伤口,即可使中毒者心脏麻痹,导致心率失常、血管封闭、血液凝固,以至于窒息死亡,所以人们称它为‘见血封喉’,也叫箭毒木,以前在云南、海南等地有人用它的树汁制作箭毒,射杀野兽,一旦这种毒液进入伤口,很快便会中毒死亡。”
铁树开花活化石,天然杀手是蓖麻
穿过一架锦屏藤,像走过一帘幽梦的浪漫之门,繁多的植物令人眼花缭乱、兴致盎然。韩宇指着一株苏铁告诉大家,“人们常说的铁树开花,百年一遇,就是指的苏铁这种植物。它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原始的一种,有活化石之称,一般在南方生长10年以上才能开花,而在北方受气候影响几乎不会开花,在温室里才有幸欣赏到铁树开花。”他教给大家分辨,“雌株开花时会呈现出‘凤凰抱蛋’的奇观,大孢子叶球就像凤凰的翎羽一样,里面金黄色的种子就像凤凰产的蛋一样,但要注意种子有毒不能吃。雄花夏季开花,雌花秋冬季开花。”
韩宇指引大家看两面针植物时,让人惊讶的是,它的茎、枝、叶轴下面,和小叶中脉两面都长着钩状皮刺,不少会员伸手一摸都被刺到。“它的根、茎、叶、果皮都用作草药,通常它的根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胃痛、牙痛,也是两面针牙膏的药用成分。”
韩宇边说边停在一株降香黄檀面前,“大家可别小看它,它的别名就是大名鼎鼎的黄花梨木,木色金黄而温润,木性极为稳定,不管寒暑都不变形、不开裂、不弯曲,有一定的韧性,能制作各种异形家具。别看这棵才手腕粗,却已经生长了十几年。”不远处两株曼陀罗吸引了大家,韩宇笑道,“这是木本曼陀罗,它的花朵是下垂悬吊着的,犹如灯笼,是观赏价值很高的花木。不过,它全株有毒,含有致幻成分,可经由人体皮肤黏膜进入人体。没错,就是大家看过的武侠小说中蒙汗药的原料。”
没想到一片蓖麻种植区让会员们纷纷驻足,有的人直呼小时候常见,还有人甚至说起自己的种植经历。韩宇热情介绍,“它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原产地在非洲东北部的肯尼亚或索马里,种子可榨油,蓖麻油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和医药原料。世界范围内,每年蓖麻油的产量高达50万吨,从香精到肥皂,它的身影无处不在。”他还特别提醒大家,在榨油加热过程中,蓖麻毒素早已失去了毒性,蓖麻油还是可以安心食用的。未经加工处理的蓖麻才是需要警惕的“天然杀手”,因为蓖麻的植株和种子里含有大量的蓖麻毒素,这种毒素是一种高毒性蛋白,能溶解红细胞,损伤肝、肾,抑制呼吸中枢。“植物的毒素不过是一种防御机制,让自己在危险的自然界中得以保全,让嘴馋的动物对其敬而远之。”
走到一处古井旁,韩宇特别动情,他告诉大家,脚下的这方古井可以说见证了花乡草桥村800年种花养花的悠久历史,使得花乡自古就成为“泉甘土沃,为京师养花之所”。“除了泉水甘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花乡这边有个地方叫黄土岗,黄土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是黄土养花透水透气,所以就因地制宜养花。明清以来,村里人挑着扁担向宫里去进献各种花卉。”也因此,花乡自古沿袭了非常精湛的技艺,尤以煻花技艺最为独特,“能给花加温,让它提前开花”。
以型传神,体验传统菊花插花
时间飞逝,负责插花环节的老师不得不派人来探望队伍的进程。大家开心地走进绿植映衬的百花茗赏厅,围坐在早已布置好的插花台前。花艺老师贺金鑫先让大家选定好中意的菊花主枝,并告诉大家今天体验的是中式传统插花,在造型上分直立式、水平式、倾斜式和下沉式。怎样才能把盆花插做得很美?传统插花讲究师法自然,以型传神。“大家在插做时要直立中带一点倾斜”。
贺金鑫边示范边插做:第一主枝的长度怎么确定?首先挑一支生长顺畅的枝条,用它量一个盆的高度,再量一个宽度,然后量出两个长度相加的1.5倍到2倍,就是第一主枝的长度;第二主枝是第一主枝的2/3到1/2;第三主枝是第二主枝的2/3到1/2。”
大家随着老师的示范把主枝垂直插入花盆远离自己的方向,再调整好角度,使三个主枝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状。随后再剪下选中的两到三朵菊花插做焦点区域,“既要前后呼应,也要有上下层次”。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选用灯台花、小雏菊,依次补充插做,依照“看不到花泥”的基本原则,每个人都在盆花的前后、中间、左右紧张地忙活,使自己的作品拉开景深,整体舒展。最后大家满怀惬意地欣赏着一件件自然怒放的作品,青睐会员中唯一一位男士的作品当场就受到两位老师的表扬。
专家分享,怎样才能养好菊花
意犹未尽体验过插花,大家去菊花精品展厅时才惊觉,天色已经黑了。菊花展厅里,1500余盆菊花集中绽放,高低错落、姹紫嫣红。精品菊与案头菊交错绽放,盆栽小菊、传统菊花与时尚潮流元素相互碰撞,产生一种奇妙的化学反应,打破了大家对赏菊的刻板印象。本届菊花擂台赛菊魁——“红衣锦裙”的培育人王海峰已经在展厅等候多时。他首先介绍,“斗菊”这一古老传统文化项目从2005年就在世界花卉大观园落地生根,近几年尤其受到大众欢迎。
王海峰从事园林技术20年,最近6年他专注于研究独本菊理论和培育种植技术。他指着7盆从1200株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精品菊一一介绍,“经过海选入围,再现场由观众和专家评委进行票选,最终这株墨菊赢得了今年的菊王。”他进一步说明,这株墨菊之所以获得菊王之称,是凭借它浓郁深沉的纯净,“这个干净的颜色要靠培育人对环境肥力的各种综合把控,墨菊的颜色很难把控,一旦控制不好就没有这么深的颜色。实际上,看各个品种的名菊莫不如此,都要以颜色、姿态取胜。”
很多会员问到怎么能养好菊花,王海峰把自己多年养护独本菊的经验和盘托出:普通的菊花在培育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剪除侧枝和疏蕾,“只留一个植株,集中养分供给这株菊花,使它成为一盆一株、一株一花,而且要茎秆粗壮,花大色艳,底叶不落,叶片平整,无病虫害,同时叶色浓绿富有光泽。”平时人们在家里养菊花为什么感到很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施肥,“不能用化肥,要使用有机肥。”如果想养育案头菊,在夏季扦插植株顶芽后,还要通过喷施矮壮素来控制植株高度。
他借着展厅的菊花依次教大家如何通过花序分别辨认:平瓣,就是单个花瓣是展开型; 管瓣,就是单个花瓣没有展开,包在一起形似小纸筒,比如各种线形花瓣的品种,像瀑水流冰等等;匙瓣,就是单个花瓣先端开口,后端卷曲成管瓣,相当于平瓣和管瓣的结合,比如金鸡红翎。
继续往前走,大家看到菊花的另一种栽培形式:小菊盆景。王海峰告诉大家,“小菊盆景看起来和其他菊花差别很大,像是一棵树一样,有粗壮的木质主干和枝条,但是各个枝条的方向和弯曲度又不一样,就像是自然生长下的树木形态。近几年小菊盆景特别受青睐,因为它不仅能让人欣赏到树木盆景的造型和姿态,同时也能欣赏到丰富的菊花色彩。”
面对大家七嘴八舌提出的养花难题,王海峰坦言,“我就给大家讲讲我每年是怎么干活的吧。”每年菊花撤展后的1月、2月,王海峰先要选择优良品种长势健壮的萌芽进行扦插繁殖。“老桩随时剔除脚芽,只留枝杈上的萌芽。”扦插苗生根后即可分盆栽培养护,分盆后的小菊苗长到10-20厘米时要打头,促发新枝,开始主干蟠扎造型以及根盘造型。4月中旬移出温室,换大盆,换新的营养土,摆放在通风向阳、排水通畅的室外用地。继续主干造型,根盘提根。“每周浇一次1000倍复合肥水,每个月浇一次辛硫磷药水防地蚕、乐果防蚜虫。”
6月到8月间,王海峰的工作重点是及时摘心整形,摘心平头次数越多,造型的枝片越丰满,开花量越多。8月中旬做一次重点整形修剪,去除过长过密枝条,对个别枝条整形归位,修剪出有层次感的枝片,不断除草。9月白露节气前后,进行最后一次平头摘心,把整体造型固定下来,“喷施125倍矮壮素,追肥应以磷钾肥为主。”10月初部分品种开始透色,到了中下旬,“透色,初开,摘老叶,撤铝丝,拌新土,换盆”。
每年最美秋菊凋谢后,王海峰他们都经历如此一番择优录取,菊花在匠人的手中,又一个春秋的辛勤培育,生出精品、新品。他们培育的成果越多,人们看到的秋菊越美。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