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观察

外籍人士“居民化”管理 上海国际社区“洋居民”议邻里事

时间:2021-04-16 11:20:38 来源:

      各国国旗在会议室内依次排列,28名外籍居民代表齐聚一堂,他们针对社区事务各抒己见,交通信号灯、垃圾分类、社区二手市场等“邻里事”被提出、解答、记录……

  这是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国际社区“洋居民”月度议事厅的会场。11个国际型小区,居住户数近3000户,外籍人士近6000人,涉及76个国家和地区……20多年来,华漕镇已发展成为上海有代表性的国际社区,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境外人士选择来这里工作、生活,华漕镇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国际社区治理之路。

华漕镇国际社区“洋居民”议事厅现场 华漕镇供图 华漕镇供图 摄
华漕镇国际社区“洋居民”议事厅现场 华漕镇供图

  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副镇长陈健表示,面对多元文化共融共存的国际化社区,华漕镇的治理关键词是人。“我们一直在探索针对外籍人士的居民化管理,关注人的需求,追求共建共治共享。华漕国际化社区的特性,决定了其治理更需要融合与理解。”

  “洋居民”议事厅搭建外籍居民与政府面对面沟通的平台,鼓励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社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李震告诉中新网记者,考虑到中外交流,社区希望搭建平台与社区居民共商社区事务,邀请乐于参与社区事务的外籍人士为社区治理献计献策。

  “议事厅为社区与居民交流搭建了很好的平台。随着交流不断深入,洋居民的参与热情也在不断增强,最初只有几人参与,现在逐步扩大到30多个,还有人在陆续报名,因为疫情防控我们还对人数进行了限制。”李震介绍。

  来自德国的Ana Gama已经参加了三次议事厅会议,针对“洋居民”反映的社区周边交通信号灯的问题,作为“洋居民”代表的她到现场考察了处理情况。

  “议事厅对我们来说是一个特别的小组,我们可以表达对于社区治理的想法,这对我们来说非常友好。我们在会上提出了社区周边交通信号灯的问题,社区很快进行了调整,效率很高。我很爱华漕,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活动,让我们参与其中,增进我们对于社区以及当地文化的理解。”Ana Gama对记者说。

  作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华漕镇还将加强国际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深化国际社区治理。真正实现华漕国际社区内多元参与、共建共治、成果共享的治理氛围。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