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观察

走进“大虹桥”,感受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劲脉动

时间:2021-05-18 14:54:43 来源:

        单日客流量突破150万人次——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上海西郊的虹桥交通枢纽热力十足。从虹桥交通枢纽到上海虹桥商务区,再到三省一市共建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大虹桥”正在成为长三角的“磁力中心”“流量中心”。打开这里的“朋友圈”,就能感受到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劲脉动。

  年客流量破4亿人次,虹桥热力越来越强

  CT机、医疗机器人……最近,位于上海虹桥商务区的国家会展中心,气氛非常热烈。来自全国的近5000家企业,在这里参加第84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春季)博览会。

  这样的场景,在虹桥是常态。集高铁、航空和轨道交通为一体的虹桥交通枢纽,目前年客流量突破4亿人次,单日客流量纪录还在不断刷新中。

  “有一次,阿里的高管到虹桥谈合作,约好九点半见面。我九点到了,发现对方比我来得更早。交流到十点半,留他们吃饭,他们说赶回杭州正好午饭,吃完饭可以继续工作。虹桥的交通有多方便,由此可见一斑。” 在上海投资咨询集团主办的“上咨论坛”上, 虹桥商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闵师林举例说。

  与大交通并肩的,是虹桥的大会展、大商务。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虹桥办下来,累计意向成交额超2000亿美元。围绕国际化中央商务区建设,虹桥已吸引7万多家企业和机构入驻,其中具有总部功能的企业逾380家。

  专家点评: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道根说,虹桥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优势。他认为,作为国内最早建成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虹桥的枢纽作用还要继续提升。航空方面,要进一步优化虹桥机场的航线覆盖和航班密度,强化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的快速连接;高铁方面,从虹桥出发,长三角核心圈要一个小时到达,三省一市的主要城市1.5个小时左右到达。

  7000平方公里热土上,“朋友圈”走动越来越密

  根据今年2月国务院批复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大虹桥”在功能布局上,呈现“一核两带”的格局。“一核”是上海虹桥商务区,面积为151平方公里,“两带”是以虹桥商务区为起点延伸的北向拓展带和南向拓展带,涵盖沪苏浙14个区县,总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

  围绕“大虹桥”形成的长三角“朋友圈”,可不是泛泛的点赞之交。以基础设施和产业协作为抓手,三省一市之间的走动越来越密。

  在虹桥商务区,有一幢以苏州市相城区命名的相城大厦。从事智能驾驶的中智行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总监狄笛说,企业的很多算法工程师在相城大厦办公,而和运营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苏州相城的高铁新城办公。从虹桥到相城,高铁不到半小时,一条科创走廊正在浮出水面。

  有专家比喻,如果没有“两带”作为腹地,虹桥就是光杆司令,而没有虹桥引领,“两带”上的各个区县也可能是一盘散沙。“虹桥的定位是发展总部型经济、创新型经济和服务型经济等五型经济,如何和长三角的其他区县分工合作、协同发展,这是未来的方向。” 闵师林表示。

  专家点评: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教授陈宪说,以往人们都认为,人民广场是上海的市中心。人民广场往西15公里就是虹桥,从这里出发,到近沪的江苏苏州、南通和浙江嘉兴,距离都差不多。未来,打破行政区划,建设跨地域的上海都市圈,可以把虹桥视为上海都市圈的中心。围绕这个定位,虹桥应该建设更多的租赁住房和商业街区,完善相应的城市功能。

  29项政策措施,开放之门越开越大

  根据总体方案,中央在“大虹桥”实施29项政策措施,以高水平协同开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虹桥,是长三角的虹桥,也是世界的虹桥。

  这些政策措施,有部分来自上海自贸区、海南自贸港和北京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政策。除了博采众长,还有一些首创性的开放政策在虹桥率先落地,比如总体方案提到,在虹桥试点设立招收面向全国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将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为吸引国际化人才创造条件。

  来自上海投资咨询集团的分析显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向东,与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两翼齐飞;向西,又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珠联璧合。三个区域携起手来,将成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平台。

  上海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要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资源要素流动和汇聚中架起“彩虹桥”、建立“超链接”,从而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

  专家点评:

  上海投资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吕海燕认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作为一种全新的开放形态,在形态上做到了跨省域、有形无界,在政策体系上实现了集成优化。立足长三角、辐射全国、连接世界,未来“大虹桥”的战略支点作用会越来越明显。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