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9月4日电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3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讲话。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认为习主席讲话为中非关系发展擘画了更加美好的蓝图,非洲各界期待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中非合作共赢,推动中非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非双方基于相似遭遇和共同使命,在过去的岁月里同心同向、守望相助,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合作共赢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同非洲各国团结一心、同舟共济、携手前进。
乌干达总统高级新闻秘书唐·万亚马现场聆听了习主席的讲话,称赞“这是一次精彩的讲话”。万亚马认为,习主席提出的对非合作理念表明“中国是非洲的真正朋友”,中方宣布的加强中非合作新举措将助推非洲大陆经济增长。“最重要的是,这些举措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赞比亚经济学家、私营部门发展协会主席优素福·多迪亚全程收看了北京峰会开幕式直播。他说,赞比亚的经济社会发展从中国的投资中获益良多,与中国合作是非洲的最好选择,希望中非合作进一步推动非洲的工业化进程和科技发展。
坦桑尼亚政治评论员艾伦·斯维拉表示,习主席讲话涉及中非合作各个领域,对推动中非关系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中国在帮助非洲实现发展的同时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这让我们感受到中国的真诚。”
肯尼亚美国国际大学公共政策学讲师斯蒂芬·恩代格瓦说,中国用实际行动践行承诺,说明中国真心诚意帮助非洲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相信未来3年,中非合作将更加全面广泛,水平将提升至新高度。
习主席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早已结成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我们愿同非洲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树立典范。
尼日利亚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专家查尔斯·奥努纳伊朱认为,“共筑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这一主张反映出中非合作是双方为共建伙伴关系、实现共同愿望作出的协调一致行动。中国对非合作坚持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得到非洲领导人热烈回应,中非合作不仅双赢而且有益于世界。
纳米比亚公共政策研究所研究员迪特里奇·雷默特表示,习主席提出要携手打造合作共赢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重大机遇,这一主张令人鼓舞,“一带一路”倡议有力推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助推非洲国家实现互联互通,激发了经济活力,促进了贸易便利。
法国欧洲展望与安全研究所所长埃马纽埃尔·迪皮伊说,中国深化与非洲合作促进了非洲国家经济发展。十年来,中国在非洲建设了大量铁路、公路、港口、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同时还与非洲国家在农业、数字经济等领域开展合作,相信“一带一路”建设同非洲国家发展战略的对接将为非洲大陆带来更多机遇。
津巴布韦南部非洲研究与文献中心研究员塔那卡·奇萨对习主席关于“携手打造文化共兴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主张印象深刻。他说,民间交往和文化交流应成为中非交往重要组成部分。“增进了解才能更好地沟通交流,加深对彼此文化的认同,有助于中国和非洲国家共筑更加紧密的命运共同体。”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中国愿以打造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指引,在推进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基础上,同非洲国家密切配合,未来3年和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实施“八大行动”。
喀麦隆雅温得第二大学教授埃尔维斯·恩戈勒注意到“八大行动”重在加强能力建设。“非洲需要中国的技术,更需要中国实现工业化的成功经验。”中国不仅大力资助非洲学生赴华深造,更注重支持非洲的教育,帮助非洲国家在中非合作中积累宝贵的技术和经验。
埃塞俄比亚卓越国际咨询中心首席执行官盖迪翁·杰拉塔认为,“八大行动”对非洲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中非合作正在迈向更高水平。中国教育体系完善,政府管理经验丰富,加强中非能力建设合作,可以为非洲青年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解决非洲专业技术人才短缺、提升政府管理水平将起到重要作用。”
对“八大行动”中提出实施健康卫生行动,中国援建的乌干达纳谷鲁中乌友好医院院长埃马纽埃尔·巴蒂布韦感到非常兴奋。他说,该行动将令中乌友好医院受益,有助于医院更好解决患者就诊需求。乌中医疗卫生合作逾30年,这让乌干达患者真正从中国政府给予的支持中获益。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肯尼亚代表加布里埃尔·如加勒马表示,绿色发展行动和生态环保对非洲非常重要,将对非洲粮食安全产生重要积极影响。中国在帮助非洲培养农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作出了贡献,中国企业修建的基础设施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了物流基础。希望中国在农作物种植技术和治沙方面给予非洲更多帮助,更好解决非洲粮食安全问题。
在德国波恩大学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学武看来,习主席宣布的对非合作“八大行动”是对非洲未来发展的强有力支持。中非合作已显现出独特的韧性和务实性,这种合作将极大加速非洲与中国以及非洲与世界经济接轨。(参与记者:郭骏、彭立军、张改萍、乔本孝、王小鹏、王守宝、吴长伟、张玉亮、高竹、金正、邵莉、应强、韩冰)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