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中国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让绿色产业迎来新风口

时间:2021-05-18 09:57:19 来源:

       前不久,重庆市首批加氢站集中开工建设,首批加氢站有3座,建成投运后,每天可满足约300辆氢能源公交车或480辆氢能源市政物流车的加氢需求。

  就在此前一天,重庆大学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历经10多年研发出世界首台超临界CO2(二氧化碳)致裂驱替CH4(甲烷)的实验装置,能在提高页岩气采收率的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地下封存,有力推动碳中和的实现。

  以前鲜为人知的“碳中和、碳达峰”,最近成了无比火热的新词。今年全国两会上,我国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达到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由此,一个长达40年的绿色产业新风口已经喷薄欲出。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共有超过2.6万家清洁能源相关企业。仅2020年就新增注册4500余家,同比增长近10%,今年一季度又新增660家。其中,36%的企业注册资本高于1000万元。

  “碳达峰”引领的能源革命

  氢燃料被业界称为“终极能源”,具有环保性能佳、转化效率高、加注时间短、续航里程长等优势,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应对全球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

  在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两江新区双溪综合能源站开工现场,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经济师杨正华说,预计到2025年,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产值将达1万亿元,氢燃料电池汽车数量将达到5万辆。重庆氢气资源丰富、汽车产业基础雄厚,具有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的先天优势。

  记者从重庆大学了解到,“超临界CO2强化非常规天然气高效开发与地质封存一体化”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可有效节约水资源,并可为我国二氧化碳规模化封存提供新选择,有望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之一。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研究员李俊峰认为,中国将在2028年达到碳排放峰值134亿吨二氧化碳,较现在的115亿吨上升16%,之后中国将提升非化石能源比例完成电力碳中和,非电领域先推动天然气替代再推动氢能替代完成能源碳中和,并在需求端通过碳排放权总量控制加碳交易推动新技术在工业和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加速碳中和进程,从高碳向低碳最后向零碳三步走,完成2060年对能源、工业和农业领域的碳中和。

  资本市场闻声而动

  据统计,我国每年现有100亿级的二氧化碳要处理。在当前我国“3060目标”的催化下,碳中和成为推动能源等碳排放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催化剂。能大规模减碳的绿色创新技术必将受到追捧,而那些把二氧化碳减排负担变成新增资源的绿色循环技术,无疑将成为新蓝海。

  投资界预测,中国要实现“3060目标”,总资金需求约140万亿元,年均约3.5万亿元。由于我国富煤、少气、贫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如何把二氧化碳这个负担变成资源,对于我国来说,将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近段时间来,“碳中和”概念板块聚集了持续的关注度。从钢铁、有色、水泥到环保,成为市场资金追逐的焦点。“牛股收割机”高瓴资本更是紧盯碳中和概念,先是花费5亿元参与通威股份的定增,后又斥资158亿元收购隆基股份6%的股权。在高瓴资本出手后,不断有资金跟进热炒“碳中和概念股”。

  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抹亮色,在推进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电力、工业、交通和重点制造业的国企、央企是落实减排的主力军,而互联网巨头们也不可或缺。

  早在今年1月,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零碳排放,其还表示已在欧洲与部分火电厂开展合作,打造智能火电厂。3月12日植树节当天,蚂蚁集团也宣布将在2030年实现碳中和,完全消除其不拥有或控制的其他来源产生的碳排放,范围覆盖供应链和商务旅行等领域。

  “碳中和”产业蓄势待发

  中金公司预测,国内绿色能源总投资2060年将会累计达到55万亿元,其中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0万亿元,风电新增装机14万亿元,核电新增装机5万亿元,储能新增装机7万亿元,清洁制氢新增装机9万亿元。叠加海外光伏新增装机47万亿元主要由国内光伏产业链承接,预计国内清洁能源行业将受益于总价值102万亿元的绿色能源投资。

  除此而外,风电、光电实现对火电的规模化替代是“堵点”,对应储能、分布式光伏、特高压产业链。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1.7万家储能和32.5万家光伏相关企业。

  而化工、商用车、建筑等较难电气化领域,对应废钢处理、石墨电极、氢能-燃料电池、生物燃料、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排放绿化主题则对应生物降解塑料、塑料回收、CCUS 产业链等。至少有12个细分赛道有望受益于碳中和承诺带来的边际变化,且“坡长雪厚”。

  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钢铁行业在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在中国宝武集团八一钢铁公司,富氢碳循环高炉试验项目正加紧建设。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从燃烧碳到燃烧氢,项目试验成功后,不仅能大幅提高冶炼炉的利用系数,还能减少30%的二氧化碳排放。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