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8月17日上午,记者驱车穿过厂房整洁、规划有序的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跨过赛达大道,进入205国道,前行不足千米即进入大芦北口工业集聚区。园区内道路坑洼不平,不久前下的雨还未排净。几分钟车程内的两个园区,两重天地。
烈日下的园区,已没有了往日的热闹。从今年3月初开始,西青区对其全面启动关停取缔拆迁工作,园区内55家企业,33家直接关停,22家符合升级改造条件的正在迁入赛达工业园。
“说是工业园区,其实就是村民自己盖的大房子,然后再租给别人开厂子,根本没有统一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西青区政协副主席、大寺镇党委书记孙继光,看着园区里写满“拆”字的厂房,边走边感慨,“55家企业,每年总产值3亿多元,利税才2000多万元,村委会得到的收益不过400万元,对于一个5000多人的大村来说,刨去给村民发的福利和公共事业支出,根本没有结余。”
其实,大芦北口工业集聚区只是西青区众多工业园区的一个缩影。该区共有55个工业园区,数量为全市之最,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建起来的,那时乡镇企业蓬勃发展,各乡镇纷纷划出一片地盖起厂房,就叫工业园区,但大多没有基础设施的建设规划,也没有产业规划,更无园区主题,污染严重的小散乱企业聚集,产能落后、工业增加值低,导致西青区在单位土地面积产值上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作为环城四区之一,西青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面临着“园区围城”的困境,为进一步促进高质量发展,西青区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该区向“园区围城”开战:55个工业园区只保留国家级和市级共5个园区,另有19个重新规划后并入这5个园区,余下的全部取缔。
低质量的工业园区拆除了,土地如何利用?重新规划,吸引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理念的企业入驻。栽好梧桐树,静候凤凰来。
大芦北口村是幸运的。因为毗邻国家级的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西青区决定把原芦北口工业园,纳入位于西青开发区核心区域的西青大数据产业园。“中关村电子城已经在建,阿里巴巴、腾讯、京东、华为等表达了积极参与建设的意愿。大数据产业园做起来以后,给大芦北口村、大寺镇带来的收益将远远高于以前工业园区的收益。”对于未来,孙继光信心满满。
洗洗脸,梳梳妆,以高质量的标准建设,大芦北口将以崭新的形象,与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融为一体,两重天将变一重天。(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