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发展

北京“体育教改”:期待背后有真招

时间:2021-01-21 10:10:19 来源:

      总不把体育课当回事、舍不得拿出时间流汗锻炼、校园里屡见不鲜的“小眼镜”“小胖墩”——在北京的中小学,这些“老大难”问题,很可能有解了。

  1月18日,北京市教委面向社会公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行动方案》以及配套的“中小学体育二十条”,一系列值得期待的新举措背后,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计划从破除制约体育教育发展的各种束缚入手,真正把孩子们锻炼身体这件大事抓实、管好。

  1.落实落细,体育课将加量又多元

  记者采访发现,在此次北京“体育教改”的各项措施中,围绕着体育课“怎么上”“上什么”“怎样考”的改革创新,干货是最多的。

  “中小学体育二十条”中,关于“体育课时”“课程特色”等改革措施都进一步进行了细化。在体育课时方面,方案明确提出中小学生每天在校内校外至少各参加1小时体育锻炼的刚性要求,并特别强调课间和午休时间不计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时间。

  今后,北京市的小学每周将至少上5节体育课,初中每周上4~5节体育课,高中每周上3~5节体育课。

  虽然体育锻炼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学校的资源禀赋不同,学生的身体特质不同,顶层设计能否顾及一系列政策落实中的个体化差异?

  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开出的“药方”是,鼓励各学校进行体育创新发展,形成特色。

  北京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表示,各区各学校应结合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创新体育课堂形式,大力发展校园足球、冰雪运动,广泛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注重武术、舞龙舞狮、抖空竹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丰富体育项目供给,充分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兼顾每位学生的兴趣与体育需求。

  展望改革后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可能带来的变化,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教研员、市级学科带头人孙卫华认为,未来的体育课一定会更好玩,竞赛活动将更丰富,体育教师也将更加自信。

  未来,北京全市的体育师资建设将得到极大加强。新的政策支持和鼓励体育教练员、退役运动员等高水平专业体育人才经过培训和考核到中小学任教;要求各区各学校合理确定体育教师的周课时量和工作量,关心关爱体育教师的发展和成长;通过教师、学生和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推进学校体育教育的良性机制。

  2.回归根本,体育教改推动理念变革

  北京的“体育教改”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之间是什么关系?

  “切不可把学校体育看低了、看小了、看窄了,切不能把学校体育简单地理解为体育课、体育活动或者一项体育技能。”刘宇辉对本报记者表示,推进学校体育改革,是一场革命,是首都教育领域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的一场重大变革。唯有认识到位,才能自觉、积极、主动地推进好这场改革。

  “教会,勤练,常赛”是此次北京“体育教改”遵循的原则。

  “中小学体育二十条”进一步明确,为培养学生的体育积极性,学校应广泛开展校园体育赛事活动。学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全员参与的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各区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市级每年举办中小学生体育竞赛活动,促进青少年体育竞赛活动全员化、常态化、品牌化。

  孙卫华认为,体育很多时候不是教会的,而是练会的、玩会的。北京“体育教改”的出台加强了体育教学对学生兴趣的关注,避免过往简单、零碎和相对枯燥的体育练习。

  “让学生喜欢体育,热爱体育,享受体育,我们从这些关键点来思考体育课的设计。”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院长陈雁飞介绍,与以往围绕单一结构的体育课进行改革不同,此次“体育课改”构建了全新的“三课型”——运动专项课、体能锻炼课和综合拓展课。要求学校在一学期里,开设主题式、进阶式的大单元教学课程,让学生更自主、更加有选择地上体育课。

  发布会上,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表示,此次体育课程改革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科学理念,不断强化“无体育不教育,无体育不学校”的理念。

  《行动方案》提出积极推进体育考试改革,合理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适时推出体育考试改革方案,推动高校在招生测试中增设体育项目。

  “体育好不好,并不一定完全与考试挂钩或者只用考试一种方式检验。”谈及学生和家长担心的体育课程带来的升学压力,北京市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特别强调,“唯分数论”绝非改革目的。目前,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仍为40分,包括过程性考核(10分)和现场考试(30分)。

  3.重在养成,聚焦塑造体育精神

  “青少年是党和国家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是一个重要的战略问题。”刘宇辉坦言,从现实状况看,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尤其是“小眼镜”“小胖墩”问题突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据了解,《“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等文件,都将加强学校体育列为重要工作并明确了重点任务。

  具体到北京而言,新年伊始,为何要围绕着加强和改进体育教育“放大招”?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苏寄宛认为,围绕首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落实“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体育与健康既是重要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发端,将学校体育改革纳入推进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建设的战略全局,无疑是北京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题中之义。

  “这两年我们在做这个文件方案的时候,切实体会到体育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习惯,也是人成长发展的必须。”刘宇辉深有感触地说,“体育精神对塑造人的意志和品格极其重要,对人的身心发展、健康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体育对人的影响极大!是参与北京“体育教改”相关政策起草、调研的专家学者一致的认识。

  “体育对向上和奋斗精神的塑造,体育对敢于竞争、善于团结精神的培育,体育对规则和公平的倡导,体育所形成的健康阳光的氛围,都说明体育是一个全方位的教育枢纽,葆有体育精神对人的成长至关重要。”陈雁飞理解,这正是北京市下力气来推进学校体育改革这件大事的原因所在。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