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发展

话说,作业就这样一步步“套牢”家长

时间:2021-03-09 10:40:08 来源:

     《周礼》显示,上古的教育有六个科目:礼、乐、射、御、书、数,分别是礼仪、音乐、射击、驾驶、文学和数学。至于有无作业无从考证。

  春秋战国

  《论语》有言: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传不习乎,说明那时候上完课回家就得温习功课,也就是做作业。这大概算是最早的作业。

  魏晋

  古代家长也为孩子学习发愁,陶渊明有五个“熊孩子”,他对于孩子“不好纸笔”也很头疼。

  《责子》(作者:陶渊明)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隋唐

  到了隋唐,科举制度完善,“书”为重,即“读”“书”,也就是语文。

  “读”是朗读。老师先范读,学生跟着模仿。小孩读的启蒙读物有《蒙求》、《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之类,大孩子读《论语》和《中庸》。有资料显示,古代小孩一天学习4小时,大孩子一般学8小时。

  “书”就是写字,分三个阶段:描红、影本、临帖。

  宋代

  古代小孩子每天要写多少作业?

  《宋会要》(宋代官修)规定:“(国子监)小学生八岁能诵一大经,日书字二百”;“十岁加一大经、字一百”;“十二岁以上,又加一大经、字二百”。不过,民间学校并不这样。

  民国时期

  1947年商务印书馆发行假期作业课本。

  “中高级儿童假期作业指导”明确写了从“为什么要做假期作业?”到“怎样支配时间?”等。

  并指出,“在学习时,遇到了疑难问题,你必须要请教你的家长或是哥哥姐姐,附近有师长也可以去问。”

  所以从民国开始,孩子们有作业就请家长介入了。

  新中国成立后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核准,教育部公布《小学暂行规章(草案)》和《中学暂行规章》,确定小学学制为5年,小学开设语文、算术、体育、图画、自然、历史、地理和音乐课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发的第一个全面规范中小学课程的政府文件,详尽规定了学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等。

  此后,又经过了多次教育教学及课程改革,中小学生作业基本与课程教学相匹配。

  上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出现并普及,一些搭建家校沟通的教育网络平台出现。例如,校讯通。学校或老师可以向家长发送信息公告;也可给某位家长发短信,家长直接回复老师发来的短信。2014年前后,多地叫停校讯通收费项目。

  2000年后,QQ群普及,一些老师用QQ群给学生布置作业。

  2011年,微信出现,此后几年开始普及,家长及学校开始建立微信群。老师可以方便地把作业、通知、体温检测表、社会实践活动等信息在家长群发布,便于家长监督、参与提交等。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沟通更便捷。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