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高通公司总裁兼候任首席执行官安蒙在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表署名文章,称5G将人与万物可靠地连接到具有无限容量和处理能力的云端,从而产生超凡效率并激发创新。超高速互联网将创造数万亿美元经济产出并支持数千万个工作岗位,而实现这一切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的通力合作以加快部署。
安蒙表示,疫情进一步加快了数字技术在改变企业、政府、学校和生活等方面所展现的惊人速度。仿佛一夜之间,人们开始远程工作、学习和就医。然而,通过连接和计算实现的数字化显著扩展并未以相同速度或在同等程度让每个人受益。
过去一年的种种证明了高质量连接的重要性。高质量连接不再可有可无,它对推动经济向前发展必不可少。但要实现真正的转型,我们还需要更多稳健的政策和技术解决方案,让每个人能够随时随地享有连接,而这正是启发我们创建基本数字基础设施与服务网络(EDISON)联盟的初心。2021年,联盟将专注于医疗、教育和金融服务。作为联盟指定的5G支持方,高通很自豪能够参与相关工作。
普及互联网连接
4G蜂窝网络连接对普及互联网连接,缩小数字鸿沟至关重要。目前,约有51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四分之三——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通信并连接到互联网,这些连接中有超过一半来自智能手机。然而,相较于发达国家76%的智能手机渗透率,新兴经济体仅有45%,呈现出明显的数字鸿沟。
显然,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4G和移动终端还将继续成为缩小这一差距的主要工具,但5G正在彻底变革移动终端的用途。正如4G让人们可以在外出时畅享音乐一样,5G的大容量和低时延能够让人们随处观看高质量视频,并通过视频连接彼此——疫情期间我们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得以相聚。不仅如此,5G的优势会更加广泛且影响深远。与前几代通信技术不同,5G把人与万物可靠且安全地连接到云端。当万物处于始终连接,人们就能获得近乎无限的云端存储和处理能力,从而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并激发创新。
远程工作机会
疫情证明了远程工作对很多人而言都很实用——仅需要一台具备高速互联网连接的笔记本电脑,当然最好能有安静的工作环境。借助5G,笔记本电脑将成为强大的企业级联网工作站,支持人们随时安全地享用云端的海量数据、计算能力和AI资源。Gartner最近发布的全球商界领袖调查显示:近半数(47%)的领导以后将允许员工居家工作。5G不仅将有助于企业不分地域地延揽人才,而且能让人们拥有更广泛的就业机会。
而移动办公仅仅是个开端。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到2035年,5G将创造13.1万亿美元的经济产出,支持创造超过2280万个工作岗位。
5G能够促进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制造业以及其他领域的发展。实际上,近日高通公司委托埃森哲开展的研究发现,在美国和欧盟,5G在未来五年有潜力将制造业的生产力效率提高20-30%。农业领域也是如此,在欧盟,研究发现改善连接和数字化能够带来高达25%的生产力提升。此外,5G还能实现一些人们甚至从未想象过的可能性。但要实现这一切,我们需要政府部门和企业通力合作来加快5G的部署。
韩国走在了这一趋势的前沿,他们投入了250亿美元的政府和企业资金,以确保2022年之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普及5G。韩国将5G视为本国的创新增长引擎,因其能够支持智慧工厂、自动驾驶汽车、智慧城市和数字医疗。他们预计,到2026年,这一增长引擎将贡献500亿美元GDP并提供60万个新的工作岗位。
借助5G毫米波(mmWave)—— 一种超高速、高频率、可以提供媲美光纤般速度的网络技术,教育将成为韩国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下一步重点。GSMA智库(GSMA Intelligence)表示,目前,5G毫米波已经能够在7公里及更远的通信距离上实现1 Gbps的传输速度,此外,与仅使用传统频率相比,毫米波技术可减少高达34%的网络部署和维护成本。
高通公司联手LG Uplus和LG电子在国立金乌工科大学(KIT)部署了韩国首个5G毫米波网络。该网络将为国立金乌工科大学的师生及员工提供全新的创新性服务,展示了5G毫米波技术赋能智慧校园模式的能力,达到增强教育的效果。
在英国,英国数字基础建设大臣推出了2亿英镑的实验规划,探索以创新方式利用5G毫米波频谱实现农业领域的彻底变革。其中一个项目是5GRuralDorset,旨在了解下一代连接如何让人们在农村生活得更美好、更安全、更富足。最近该机构宣布与高通合作,展示5G毫米波将如何在偏远农场实现智慧农业。
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最近为美国农村地区设立了一项5G基金(The 5G Fund for Rural America),未来十年将投入超过90亿美元以扩展高速无线宽带覆盖,缩小数字鸿沟。在该计划的最后阶段,委员会还将拨出10亿美元,用于支持5G网络,以促进其在农业新兴领域的应用,满足精准农业的需求。这将有助于通过集成智能摄像头、机器学习和实时数据分析,更好地分配包括水、养分等在内的资源。
安蒙表示,作为EDISON联盟5G支持方,高通很自豪能够出一份力,与全世界的政府和行业一道,加快数字包容性发展。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