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旅游热线

中国汽车市场迎多项利好

时间:2020-04-10 14:57:06 来源:

      4月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等有关负责人就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情况做了全面介绍。汽车产业链长、关联度高,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占到整个工业增加值的7%左右。当前,国外疫情蔓延,对汽车生产、消费及进口带来影响。为此,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措施。随着政策效果不断显现,居民生产生活转入正常轨道,前期被抑制的购车需求将逐步释放,汽车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回归正常。

  汽车消费潜力仍大

  汽车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19年,中国工业增加值约32万亿元,汽车制造业就占到了2万多亿元。汽车消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占10%左右。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在2.6亿辆左右,千人汽车保有量从原来不到10辆快速增长到180多辆,达到全球平均水平。中国既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及新能源车生产和消费国,也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原材料生产与贸易大国。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负责人王斌介绍,近年来中国汽车消费主要呈现4个特点:一是规模不断壮大,汽车产销量已连续11年稳居世界首位;二是结构加快调整,农村居民家庭汽车拥有量增长15.5%,已连续5年明显高于城镇增长水平;三是层次逐步升级,中高端乘用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SUV销量占比达到43.7%,比上年高出1.5个百分点;四是绿色发展凸显,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20万辆,占全球销量50%以上。

  中国汽车消费潜力仍然很大。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副司长蔡荣华介绍,目前发达国家千人汽车保有量总体在500—800辆的水平,如果考虑到人口规模、区域结构和资源环境的国别差异,中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一方面,随着保有量不断增加,每年更新消费量有可能从现在的900万辆左右逐步增加到2000万辆以上;另一方面,我国三线以及三线以下城市汽车消费潜力比较大,这些将成为未来国内汽车消费新的增长动力。”蔡荣华认为,虽然疫情在短时间内对汽车产业确实带来较大的冲击和下行压力,但这不会影响到中国汽车产业长期向好的趋势。经过调整优化以后,中国汽车市场将逐步恢复。

  多项政策鼓励换购

  面对疫情冲击,各种鼓励汽车消费的政策纷纷出台。广东提出激发农村实物消费潜力,开展汽车下乡专项行动,采取企业让利、政府补贴方式鼓励农村居民购买汽车;浙江积极引导消费者对未达到强制报废要求的老旧高排放车辆提前报废更新,并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今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车辆购置税这两项优惠政策将再延长2年。对此,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孙光奇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冲击是比较大的,1—2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了63.8%和59.5%。延长优惠支持政策,有助于拉动汽车市场消费,对冲疫情影响。同时,也有利于支持相关行业和企业加快复工复产。

  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看来,多地出台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政策,对提振消费者信心很有意义,对恢复生产、促进产业发展有很大帮助。期待行业尽快正常运转起来,在疫情可控的前提下,尽快复工复产、恢复正常消费非常重要。

  “中国人口基数大、发展潜力足,千人汽车保有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国家相关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明确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承载量等因素,未来10年,我国汽车消费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王斌说。

  车企纷纷抢抓商机

  在复工复产及鼓励消费措施之下,不少车企纷纷主动布局,抢抓新一轮发展机遇。比如,奇瑞汽车新产品上市采用真人+虚拟场景的云端发布形式,获得广泛关注;再如,比亚迪正式推出“刀片电池”,进一步提高了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使用寿命和续航能力。

  吉利汽车集团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记者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带来的多重压力下,吉利汽车今年3月总销量为73021辆,虽同比有所下滑,但环比增长245%。1—2月,吉利汽车市场占有率为7.3%,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目前,吉利国内供应商已全部完成复工批复,产能稳步爬升,国内供应链风险已基本得到全面有效的控制。同时,吉利经销商和终端销售系统也已基本完成复工。”该负责人说。

  相关监测数据显示,主要汽车企业已经全面复工,日产量也逐步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的75%以上,经销商订单恢复到正常水平的65%以上。在供应链方面,虽然这段时间海外一些零部件的供应商受到疫情影响暂时停工,但从行业协会组织的调研情况看,目前国内车企进口零部件库存相对比较充裕。

  “未来,随着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效果的不断显现,居民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疫情抑制的购车需求将逐步释放出来,汽车生产和消费循环得以畅通,产业将很快回到正常轨道。”蔡荣华说。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