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0日公布的数据,2018年7月,汽车产量完成204.3万辆,比上月下降10.8%,比上年同期下降0.7%。销量方面,7月完成销量188.9万辆,比上月下降16.9%,比上年同期下降4%。
分类型来看,乘用车产销量7月份环比和同比均下滑较为明显,商用车的表现相对较好,产销量环比出现下降,但同比出现增长。
具体数据显示,7月份,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72.5万辆和159万辆,比上月分别下降10.6%和15.2%,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9%和5.3%,乘用车销量明显低于产量。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1.8万辆和30万辆,产销量比上月分别下降11.5%和25%,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7%和3.3%。
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81.46万辆,环比下降15.45%,同比下降1.25%;
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销售63.27万辆,环比下降14.22%,同比下降8.24%;
交叉型乘用车销售3.56万辆,环比下降18.86%,同比增长29.74%。
不过,数据中还是有亮点。当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万辆和8.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3.6%和47.7%,同比实现高速增长。
另外,如果将今年1~7月的前7个月作为整体来看,汽车产销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有所回落,销量增速微升。
对于月度汽车销量的下滑,汽车行业资深人士、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也密切关注。他在8月9日发出一条微博,内容为“七月份,国内售价十万元以内的汽车市场,基本上崩盘了。这反映了什么? ”
招商证券发表研报认为,7月整体销量同比下滑主要因行业淡季、7月高温天气等因素影响。该机构预计今年下半年将保持温和增长态势。
贵州省统计局对贵州汽车零售市场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出具了相关调研报告,分析了该省汽车销量下滑的原因。
上述报告指出,从联网直报平台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起到5月,贵州全省限额以上汽车零售额增速呈逐月回落态势。报告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房价快速上涨增加居民刚性支出压力,对汽车消费形成挤压效应。报告指出,近年来,贵州全省各地房价快速上涨,作为普通家庭最大一笔刚性支出,迅速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消费压力,购房者按揭成本增加,租房者租金支出增长,对家庭其他消费支出形成挤压效应。而对高收入群体来说,由于近两年房产买入即涨价,很多城镇高收入家庭将房产视作投资升值的重要渠道,大量资金流入房产市场。而作为消耗品的汽车,买来即贬值,高收入群体对汽车消费需求已趋于饱和。
该报告还认为,该省汽车销量下滑还源于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不多,消费支出增速缓慢。快速发展的公共交通网络极大地替代了私人汽车的作用,城市交通拥堵、停车难、停车贵等也是影响因素。
此外,汽车消费市场总需求趋于稳定也是一个因素。报告指出,贵州省私人汽车拥有量连续快速增长。2011年突波100万辆,2014年突破200万辆,2016年突破300万辆。到2017年末全省城镇居民百户汽车拥有量达34.97辆,是9年前的10.6倍,预计2018年底将突破400万辆。前期积累的汽车消费需求得到较为充分的释放,促进汽车市场迅速从成长阶段到成熟阶段,其标志性特征就是增长速度保持相对稳定,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总量需求趋于饱和,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在大量中低收入消费者进入汽车市场之前,汽车消费总量将保持平稳态势。
数据显示,申万汽车整车行业24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今年一季度营收出现增长,占比一半。另外,14家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占比超过一半。
从9家已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汽车整车上市公司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预计净利润同比出现下滑,或为亏损状态。
如比亚迪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3亿元~5亿元,同比下降70.98%~82.59%;一汽轿车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6000万元~1亿元,同比下降63.0255%~77.8153%;海马汽车则预计上半年亏损2.4亿元~3.2亿元。
长城汽车预计上半年内实现净利润约367971.86万元,同比增长52.07%左右。不过该公司7月份的销量数据也不理想。公司发布的7月产销快报显示,7月份各类车型实现销量54,334辆,同比大幅下滑21.33%,前7月累计销量为525,849辆,同比下滑0.75%。
销量的不理想也反映到了股价上。数据显示,上述24家公司中,有23家公司年内股价出现下跌,其中有14家公司年内股价跌幅超过三成。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