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蔓延,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突破百万,累计死亡超5万例,其中,美国确诊超过23万例,欧洲确诊超过50万例。作为全球经济重要力量的欧美地区,其疫情将对IPO企业产生什么影响?
“有一天美国将成为受到新冠病毒大流行打击最严重的国家。”
这一来自医学界专业人士的警告已经成为现实。目前,美国的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确诊数量超过23万,远远领先中国和意大利,成为世界上已知感染病例最多的国家。
作为全球经济最大国,美国的疫情将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那么,IPO企业中,哪些企业产品出口美国比例较高,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部分企业影响大
截至2020年3月27日,Wind显示,A股正常排队IPO企业共有417家。
对于这417家企业,《国际金融报》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有5家企业明确表示,其2018年来自美国的收入超过20%。它们分别是建霖家居、惠州迪芬尼、众望布艺、亚香股份、华业香料,其2018年主营收入中来自美国的比例分别为62.3%、42.59%、40.89%、38.56%、22.51%。
营收最为依赖美国的是建霖家居,其收入超过6成来自美国。建霖家居于申报稿中表示,公司主要客户为全球知名厨卫、净水品牌商,厨卫、净水品牌商主要集中在起步较早、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行业整体存在集中度较高的特点。
除了这5家企业外,记者初步统计发现,有12家企业明确表示,其2018年来自北美地区的收入超过20%。
这12家企业分别是安联锐视、福昕软件、汉迪移动、安克创新、恒辉安防、安德利、华联瓷业、芯原股份、奕瑞光、凯迪股份、大自然、大地熊,其中,前四家企业主营收入中来自北美的比例超过50%,最高达到75.62%。
占比最高的安联锐视于申报稿中表示,公司套装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在北美地区,其原因是:美国多数人口居住于独栋别墅、联排别墅等独立住宅。由于安防公司的服务费用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购买并自行安装监控设备。
还有些IPO企业则只是披露了美洲市场情况。有4家企业明确表示,其2018年来自美洲地区的收入超过20%。它们分别是宸展光电、共创草坪、赛赫智能、严牌股份,2018年主营收入中,来自美洲的比例分别为38.57%、31.68%、31.01%和26.11%。
比如,宸展光电于申报稿中表示,主要系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智能交互显示设备市场发展较早,金融、零售等行业智能交互产品应用较为广泛,市场空间大,公司主要客户 Elo、NCR、Diebold、Acrelec 也均为美国或欧洲客户,主要客户的区域分布也形成了公司外销收入的地区格局。
连锁反应
上述较大比例营收来自美洲地区的企业共计21家,其中有8家欲登创业板;4家欲登科创板;3家欲登中小板;6家欲登主板。从审核状态来看,8家企业处于预披露更新;5家为已反馈状态;5家为已受理;3家为中止审核状态。从行业属性来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最多,共有5家企业;纺织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则各有3家。
那么这些企业可能受到什么影响?
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认为,疫情可能造成订单减少,但如果是医疗医药行业,可能订单会更多。
奕瑞光董秘办对记者表示,公司生产的普放无线系列产品是移动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关键部件,具有出色的图像质量及高速无线传输能力,可用于疫情中的肺炎疑似患者的初步确诊。疫情目前对公司整体业务运营不造成重大影响,现阶段公司首要任务是确保对下游客户的稳定供应。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则对记者表示,疫情对部分出口企业的影响还是比较明显的。具体要看疫情发展和峰值什么时候到来,会对原来的订单产生较大的变数。虽然国内出口产业面临常规订单需求萎缩的困境,不过,海外多国也存在诸如口罩、防护服等基本医疗物资短缺的现象,国内相关闲置产能可在相关部门引导生产海外急需防疫物资,为全球抗疫行动贡献力量。参考比亚迪和格力等的例子,在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国家统筹下,进行充分应对。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则认为,美国的疫情会减少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但这种影响的力度远小于贸易战的关税程度。前者是短时性的,后者则是长时性。
除了公司本身要面临疫情的考验外,其中介机构也需要面对监管层审核的“考题”。哪些中介机构需要做好准备?
从保荐机构的分布来看,保荐企业数量最多的海通证券也才3家企业“中招”。广发证券、国元证券、长江证券、中金公司则均为2家。
会计师事务所方面,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和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均涉及4家企业;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和容诚会计师事务所则均为2家企业。
律师事务所方面,最多的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共涉及3家企业;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则各自涉及2家企业。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