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正式在北京成立,并发布《中国伴侣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社会调查报告》。报告分析了国内外伴侣动物保护的现状与政策,并揭示华北、东北等地存在的犬肉交易灰黑色产业链给我国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带来的危害。
专家表示,要科学区分伴侣动物与家养畜禽,去年5月29日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狗已从传统家畜“特化”为伴侣动物,不再被列入目录,拥有有别于畜禽的身份。伴侣动物既不属于畜禽,也不属于野生动物,在现实监管中存在模糊地带。
研究显示,有超过70%的人类新发传染病源于动物,动物源性疫病的传播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在犬猫常患的86种病原体中,可感染人的接近50%。因此,涉伴侣动物不法交易可能引发公共卫生安全风险,值得我们高度警惕。
与会嘉宾认为,防范风险必须以预防为主,防范于未然;必须动员社会组织、企业、媒体和公众广泛参与;必须提升民众生态文明素养,广泛传播生态文明意识,在全社会营造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的浓厚氛围。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步伐加快,伴侣动物已深深融入国人生活,发挥着精神慰籍等不可替代作用。要倡导科学饲养伴侣动物,明确饲养种类、传播正确理念、及时接种疫苗等;要科学管理伴侣动物行业,推广宠物电子芯片等身份识别,推动涉伴侣动物的专项立法,落实好涉伴侣动物的监管执法工作。
启动仪式上,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主任、《中国伴侣动物保护与公共卫生安全社会调查报告》课题组组长刘国海介绍了有关情况。他表示,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交媒体、视频网站的普及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虐待、盗捕、滥杀、滥食伴侣动物的事件从暗处浮出水面。
刘国海说,课题组调研人员冒着巨大风险,暗访了华北、东北地区存在的犬肉交易灰黑色产业链,调查结果触目惊心。不法分子长期以来钻政策与管理上的空子,非法从事盗捕、交易、运输、屠宰和加工活动;未经任何检验检疫的犬肉,被端上了寻常百姓的饭桌,埋下了食品安全隐患,成为随时可能被引爆的公共卫生安全“炸弹”。
据了解,11日成立的伴侣动物保护志愿者项目办公室,是民政部直管的全国性志愿服务组织——智惠乡村志愿服务中心创立的首个有关伴侣动物保护的志愿者项目。目前,我国犬、猫等伴侣动物的总数已超过一亿只,伴侣动物深深融入大众生活。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伺养伴侣动物精神需求的增长,伴侣动物数量激增,相关服务产业也迅速发展。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