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资讯

京东领跑新基建这场布局3年前就已落子

时间:2020-03-16 14:01:50 来源:

     “我们希望把我们第一个12年建立的所有商业模式全部用技术来进行改造,变成纯粹的技术公司。”2017年初,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这样定义京东在零售基础设施上的迭代路线。

  过去三年来,京东集团基于5G网络、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基础上构筑的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正在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新一代基础设施,而在年初的这场疫情考验之下,京东在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上的投入再一次以显著的社会效益得以凸显,这一优势也势必会成为“新基建”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根据疫情期间的一份统计,在1月20日至2月28日期间,京东累计向社会供应米面杂粮及生鲜产品2.2亿件,总重量超29万吨;通过全国各地救援物资特别通道,京东物流累计承运了约5000万件、总重量超过1.5万吨的医疗应急物资。

  高效抗疫是供应链能力的体现

  2月6日,在武汉青山区吉林街上,一辆京东物流的配送机器人灵巧的躲避着车辆和行人,沿着街道一路驶向武汉第九医院。

  武汉第九医院是武汉市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定点医院,距离医院最近的京东物流武汉仁和配送站只有600米远,这个站点几乎支撑起了第九医院医疗物资的配送工作,为了保障一线医护人员的医疗和生活物资的供应,这个站点的配送工作在疫情期间一刻没有暂停过。

  为了更好地减少人际间的接触,京东物流从各地抽调配送机器人驰援武汉,京东物流X事业部的工程师也同步奔赴武汉,为智能配送机器人进行地图勘测。

  “疫情结束前,第九医院的配送全由机器人完成。”仁和配送可以利用配送机器人实现每天多频次的往返,尽量减少医疗物资的配送时间。

  在武汉之外,长沙、贵阳、呼和浩特的智能配送站,也在持续通过配送机器人为周边社区服务。

  “早年间我们去谷歌集团总部参观学习,谷歌已经在内部进行无人驾驶的实验,感觉距离现实十分遥远。”当中国社会科学评价院院长荆林波在新闻上看到京东的无人车行驶在武汉街头时,感慨变化之快。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物流配送提出无接触操作的要求,京东充分发挥了智能技术与多元生态的优势,通过社区配送Mini站等多元无接触快递服务,全面满足了消费者在特殊时期全场景、多样化的需求。“试想,如果实业界没有提前研发与投入,那么,我们是无法在今天享受到智能技术的硕果的。”

  就在武汉爆发疫情之前,2019年第四季度,京东位于武汉附近的“亚洲一号”超大型分拣中心开始投入使用,这个分拣中心每天能够处理100万单的订单,可以满足整个华中地区的需求。而类似的“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截至2019年底京东集团已经拥有25座,遍布在全国17个城市,形成了亚洲最大规模的智能仓库群。

  在很多消费者看来,京东就像是一个巨大的水库,面对疫情下爆发的短时间需求洪峰,仍然能够稳定地保障着家家户户的安定生活,其背后不仅是京东强大的零售基础设施布局,还有京东数字化供应链的深厚“内功”。

  “只要京东不停就没什么可担心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我国物流调度的无序,物流产业发展较为粗放,企业之间的协同低效,数字化管理水平较低等短板问题暴露无遗。”荆林波在直指问题的同时,也注意到了在疫情期间京东的供应链优势,“从商品供应链扩展到服务供应链,京东数字化的供应链具备的柔性、弹性,在疫情中体现出了显著优势。”

  在疫情期间,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各种医疗和防护用品供应紧张,京东的智能供应链优势再一次发挥作用,从货源、仓储配送、平台管控等方面全力保障各种医疗防护用品的供应和价格稳定。

  早在春节前,京东就安排专人紧密跟进多个供应商提高产能、补充供应,京东自营合作的3M和霍尼韦尔等口罩厂商,货品可以从工厂生产线直接进入京东仓,并以最快的速度送达用户手中。仅1月19日-22日三天之内,每天都有超过1580万只口罩以这样的快速路径入仓、上架。

  在春节假期期间,为了确保节假日的市场供应不受到疫情影响,京东又加紧了与供应商的联系,及时补充库存。粮食生产企业十月稻田自1月26日开工以来,在短短4天时间内就向京东发运50万袋产品,在十月稻田集团总经理赵文君看来,“我们和京东的合作模式已经非常成熟,遇到这种临时补货的特殊情况,可以非常高效的沟通、运转起来,让这些民生物资第一时间送到下单的消费者手中。”

  疫情发生期间,比病毒更可怕的恐慌。相比于17年前的那一场“非典”疫情,高效的供应链和物流网络让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拥有了更强的“免疫力”。

  不同于发达国家在此次疫情当中表现出来的居民囤积抢购现象,在国内的疫情防控期间,并没有出现抢购风潮,对于已经习惯了线上线下多渠道购物的国内消费者来说,只要打开手机APP,京东上的商品不涨价、物流及时送,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

  截至2019年底,京东在全国范围内运营着约700个仓库,每天数以万计的货物进出其间,并随着昼夜不停的干线和支线物流配送网络被送往全国3.6亿个用户手中,这套庞大的体系背后,除了领先于同行业的硬件基础设施布局,更难以超越的是长达十几年来沉淀下来的数字化管理软实力。

  “京东在自营物流模式下着力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正在体现新技术引领、大平台架构、力求以数字化与智能化形成高速应变能力和大网络特点,在此次疫情中表现出十分值得肯定的较高效率。”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表示。

  借力新基建打造新一代零售基础设施

  在今年的疫情期间,依赖于线下服务的餐饮企业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在堂食业务陷入停顿的情况下,海底捞、小南国、西贝等大型餐饮企业纷纷在电商零售平台上加大速食产品的销售,在京东生鲜上的各家餐饮企业旗舰店里,从小南国的阳春面、狮子头、糖醋小排,到西贝的黄馍馍、海底捞的自嗨锅,各家餐饮企业的招牌菜几乎应有尽有。

  “根据2月份统计的数据,仅葱油拌面这样的面类一项,用户在京东下的订单是以前的两倍到三倍的量,我们的产品一上线就秒空。”上海小南国尊食食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袁翔还记得面对爆发的订单量,紧急放弃春节假期组织生产的情形,“与去年3月小南国刚上线时比较,目前整体销售额增长了100倍以上。”

  疫情防控的需要,也向京东这样的超大型零售平台提出了超出日常运营的要求,即如何更好地开放核心能力和资源,打造新一代基础设施,给更多行业以数字化升级的有效支持和路径。

  以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为代表的新一代基础设施,不仅成为京东抗疫作战的核心能力,也帮助大量企业跨越疫情阻隔,实现“逆生长”。

  对于众多零售企业来说,在经历了这一场考验之后,痛定思痛,也已经意识到供应链能力才是未来零售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5G网络、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的“新基建”必然加快整个零售业在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等核心能力上的建设。

  2019年,国内全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41.2万亿元,然而,这其中线上实物消费品零售额只占到大约20%左右,80%的消费品仍旧依赖于传统的线下渠道。对于这些传统的线下零售企业来说,即便是运营效率最高的全国连锁超市和家电卖场,其综合费用率也高达20%左右,一些地域性的零售企业这一费用率则更高,加之存货周转慢导致的资金占用成本,这意味着他们必须要依靠更高的毛利率才能运营下去。

  同样是在2019年,美国零售业巨头Costco在上海开店引发排队抢购,由于其综合费用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因此,其只需要将商品销售的毛利控制在14%就可以实现盈利,凭借着低廉的价格,震动了国内零售业。

  而纵观国内零售企业,京东能够将这一费用率控制在10%左右;而从运营效率上来看,过去3年的时间,京东在库管理的SKU从300万左右翻了近一倍,但是在库存周转天数上却不增反降,被进一步压缩到35天左右。

  3年之间,当京东集团无论从费用控制还是运营效率上,都已经站在全球零售业领先位置的时候,直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引发了一场对整个零售业及全社会供应链和物流体系的摸底测验,才得以脱颖而出。

  早在3年前就已在智能供应链和智能物流上提前布局的京东,外界不仅看到的是疫情期间的沉着应对,处变不惊,更看到了京东正在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携手同行业,共同推进这场决定中国零售业命运的变革。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