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特色的古朴村落,秀丽神秘的自然景观,淳朴自然的乡野生活……这些,是画家们偏爱的写生素材;这些,在河南省洛阳市嵩县黄庄乡三合村也都有。隐于山水间的三合村,青山层层环绕,汝河蜿蜒而过,民居散落在山间……入眼处皆是画卷。
近年来,三合村的原生态景观逐渐声名远播,越来越多的美术工作者和游客来到这里写生、游玩。这个伏牛山深处的穷山沟成为远近闻名的“手绘小镇”,五颜六色的画笔也为它“绘”出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
变瓶颈为杠杆
深秋时节,正是三合村最美的时候,金黄与朱红将整个山村浸染,青砖黛瓦隐映其中,美得浑然天成。
然而,这些大自然鬼斧神工雕琢出的美丽,以前却是三合村发展的“瓶颈”。这个村子被深山所困,地势崎岖,交通闭塞,耕地稀少,是伏牛山深处最穷的村。
虽然村里也尝试过发展种植、养殖等产业,但都零零散散、难成气候,村民们只能守着“金饭碗”熬着苦日子。“行路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娶妻难”成为最真实的写照。
2016年,从小学习美术的年轻人冯亚珂返乡创业。深知原生态村落开发价值的他,开始依托村里得天独厚的优势,谋划着自己的事业。
在冯亚珂看来,“沟岭川”也是“金银山”,不同于景区的高大上,写生基地追求原生态,且投资成本低,有落脚的地方就会有人来。
凭借在外工作积累的资源,冯亚珂把自家老房改造成4层楼的农家宾馆,又找了6个适合写生的地点,几个月就陆陆续续来了1300多人的写生团队,少则住一周,多则住十天半月,生意十分红火。
冯亚珂的成功让人们看到了这个深山古村新的发展思路。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村依托村内原生态、纯天然的山水资源,把写生基地做成产业、打造“手绘小镇”,先后新建了25家农家宾馆和民宿,吸引70余家画室签约合作,年收入约400万元。
如今的三合村,变身为集写生、摄影、研学、培训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体,每年都吸引着大批游客和美术爱好者慕名前来游玩、写生,2018年,三合村摘下了“贫困帽”。
从谋生到致富
今年7月份,三合村溅水店组、小黑沟组、秋盘组的所有农户聚到一起,就支持三合村建设发展而签名、摁手印。大家纷纷表态,院外的东西如果因建设发展需要拆除,无条件支持。
这种态度和底气,缘于三合村几年来的巨变。过去,村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几分薄田土里刨食,习惯了“望天收,求温饱”。如今,写生基地让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随之改变。而村民代表到信阳郝堂、孟津卫坡等特色村参观,更是坚定了发展的信心。
种地由村民的“主业”变成了“副业”。过去外出打工没门路,现在家门口就有钱挣,昔日的“放羊倌”“养蜂匠”纷纷变身“触网”,成了“贩羊商”和“新网红”,大家改旧宅建宾馆、种药材养牛羊、转土地搬穷窝,心气被充分激发出来,满村找不到一个“闲人”。
据统计,写生基地日接待规模600人,收入4.8万元,加上土特产、特色小吃、休闲娱乐等附加消费,日营业额8万元左右,而村集体收入从空白跃升到年均20万元,村民户均年增收8400余元。
钱袋子鼓起来了,村民们生活也好了,村内修起了水泥路,村民吃上了自来水,住上了小洋楼,建起了卫生室,村小学配备了多媒体,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全村人的脸上。
从“改变”到“升级”
2016年,接待2000人次;2017年,接待5000人次;2018年,接待3万人次;2019年,接待5万人次……这组数据是三合村蜕变的直接见证。
写生是一份“美丽经济”,青春的朝气、开放的思维涌入三合村,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改善,更凝聚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精气神,路子越走越宽,大门越开越大,如今的三合人并不满足于脱了贫、摘了帽,心气儿更高了。
2020年春节前,三合村大张旗鼓广发邀请函,请城里人到村里过大年,感受豫西民俗风情。灯笼高挂,锣鼓阵阵,美食上桌……这种阵势,是三合人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不久前,“文旅文创助力三合‘手绘小镇’优化升级”研讨会举行。来自清华大学的专家与文创团队代表,从文旅文创助力乡村振兴角度出发,为三合村“手绘小镇”优化升级建言献策。
“三合村下一阶段的问题是脱贫后如何持续升级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清华大学文化创意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殷秩松说,产旅融合是形成内生动力的关键路径,应依赖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禀赋,创建文旅新场景,提供有品质的生活环境和极致的文化体验,将生产场景转换为体验场景。
如今已是三合村党支部副书记、洛阳市人大代表的冯亚珂告诉记者,今年截至10月,已有6万人来此旅游和写生。最近,陆续有画室、培训班来村投资,这对提升写生基地的食宿配套品质是个利好。
目前,三合村已注册了“手绘小镇”商标,陆续设计、生产、上线柿子醋、辣椒酱、粉条、花生油、菜籽油等特色手工作坊农产品。利用“手绘小镇”的人气,三合村规划了囊括山水写生、新农村写生、古村建筑写生、豫西民俗写生的“一基地四园区”格局,以及文创写生核心区、社会实践互动区、康养民宿度假区、农业观光体验区等,以体验为核心的发展蓝图正在绘就。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