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石家庄市的母亲河。南水北调中线滹沱河倒虹吸工程穿河而过,滹沱河也同时焕发新生,变成了如今游人如织的“网红打卡地”。
相比穿黄工程,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要小得多。但它的重要性并未因此打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建设管理局河北分局石家庄管理处副处长曹铭泽说,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第一个开工建设的河渠交叉建筑工程,承担着输水、退水和调度等多重任务。
滹沱河倒虹吸工程距离河南渠首已有977公里之遥。新华社南水北调全媒调研小分队在现场看到,总干渠一头插入地下,从滹沱河对岸冲出地面,继续向北奔腾。曹铭泽介绍说,倒虹吸工程简单说就是利用U形管的虹吸原理,修建穿河隧道,让“渠从河下过”。
曾几何时,这条 “母亲河”失去了她原有的美好,一度荒沙裸露、垃圾堆积、污水横流,从此路过的周边百姓纷纷捂住口鼻,快速远离。
如今,倒虹吸工程穿越的滹沱河碧波荡漾、滔滔百里。生态岛、生态走廊、正定护城河……“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滹沱河美景得以重现,诸多景点已成为石家庄人的网红打卡地。
发生如此巨大变化,源自丹江口水库、向北奔流近千公里至此的南水功不可没。连很多石家庄人都想不到,滹沱河倒虹吸工程配套的一座小小退水闸门是这场蝶变的开始——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许多“世界第一”的大工程中,这道退水闸门只是全线54个退水闸门之一。它本是为了干渠安全紧急排水使用,却一次也没使用过,反而成了滹沱河生态补水的主力。
从空中俯瞰,尽管闸门很小,但它延伸出去的800米退水渠向东北方向延伸,并入滹沱河的东西河道。整个工程设计就像一个海螺卧在地上。
2015年2月至今,南水北调中线已向滹沱河生态补水35次。最大的一次补水发生在2018年10月中旬,流量达到每秒64立方米。曹铭泽说,平时流量5到6个立方米时水花已经很大,那次的放水量更是如瀑布一样。
与此同时,石家庄市启动实施了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充分利用上了南水北调工程引来的丰富水资源。奔流不息的南水,让滹沱河“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石家庄人民对昔日滹沱河美景的想象,对绿色森林城市的向往,已然变成了现实。
正定县南的古城墙前,拓宽河道的护城河、滹沱河犹如两条绿色丝带,沿岸花海如潮、鸟鸣翠柳,不少市民爱在这里享受绿荫和凉风。城墙以北,四座古塔依旧矗立,但塔下的街巷已然换了新景。
南水北调不仅给石家庄人民带来清凉和舒适,也给百姓生活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便利。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以来,南水已占石家庄城区供水量75%以上,自来水硬度由过去的330毫克/升-350毫克/升降至150毫克/升-170毫克/升,居民饮水品质得到较大提升。
塔元庄村距离滹沱河约1公里,该村原村干部朱蕊说,这条河过去该来水时不来水、不需要水时却时常发生洪涝,如今却成为了村子赖以生产生活的“黄金玉带”。
“滹沱河治理之后,来我们村子游玩的人越来越多,农业旅游业都得到了巨大发展。2020年来我村的游客达到了6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了800万元。”朱蕊说,如今从水厂到村子的8公里“南水”管网已铺好,村民们即将彻底告别使用地下水的日子。
穿过滹沱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与京广高速铁路不期而遇,在辽阔的平原上画出两条雄伟的纵贯线。
在正定县以北的于家庄村附近,水网、高铁网、路网、电网等巧合地交织于一处。置身其中,我们仿佛触摸到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脉动:
左边,每一秒就有140吨南水奔流向前;右边,每3到5分钟就有一列高铁呼啸而过;头顶上,一条双向六车道的公路横跨干渠,将并入石家庄“一环六射”的繁忙路网;不远处,一座座高压线塔从东向西排开,为千万人口的城市输送动力;天空上,飞鸟之上还有“银鸟”,每天有上百架飞机起降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
天上地下,五网纵横——每一道都是生命线,每一条都是人民的幸福线。
25日11时15分,滹沱河退水闸门再次打开,清澈的南水如碎玉涌金,一跃入河……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