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下了课立马去赶火车,落地后在五一广场和黄兴步行街体验属于长沙的夜生活。周六白天爬岳麓山、漫步湖南大学,晚上在橘子洲和上万人共同在音乐节肆意狂欢。周日睡个懒觉返回学校。
这是武汉大学00后学生胡家玮的周末出游行程。因为喜欢的橘子海乐队在长沙参演一场音乐节,胡家玮趁着周末和同学一起到长沙,顺便把这个向往很久的城市逛了一圈。
“让音乐节成为旅游行程的一部分,这趟旅程更有纪念意义。”胡家玮告诉笔者,对于大学生而言,忙忙碌碌一周,到了周末和朋友一起去音乐节,很能释放内心的压力。“去之前还看了好多社交平台的相关旅游视频!”
00后偏爱“兴趣向”旅行
过去,人们旅游去吉林大多是为了欣赏被白雪覆盖的长白山,穿越西藏看看距离天空最近的布达拉宫,在四川九寨沟一睹五彩仙境,到湖南张家界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近年来,看传统景区景点、“去远方”已不仅是年轻人唯一的出门主张。除了音乐节,电竞比赛、话剧、博物馆展览、美术展,甚至是一款城市独家剧本杀都可以成为旅行的驱动力。
据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推出的小调查显示,受访者中,因城市风景、地标景点去一座城市旅游的人数占比54%,与因美食、音乐节、美术展等去一座城市旅游的人数很接近。而在后者中,00后所占比例明显高于90后。选择因城市限定剧本杀、密室逃脱等去旅游的受访者中,七成以上为00后;选择音乐节、演唱会的人中,00后超过半数。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当代年轻人的旅行玩法正变得越来越多元。
“以兴趣爱好为驱动力,催生多元化的旅行玩法,体现了年轻人更聚焦、更细分、更回归休闲消费本质的特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首都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厉新建认为,以往很多旅行中,无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都是将景点作为直接的消费对象,而实际上,真正的消费对象,即真正的产品应该是人们对这个景区的玩法,同样的景区可以有不同的玩法。
“一个景区如此,一个城市也是如此。不仅景区景点是消费对象,城市里的展览、演唱会、美食都可以成为消费对象,这些其实就是‘城市的玩法’。玩法才是真正要消费的产品,也是真正应该推出的产品。”厉新建说,大到一个旅游目的地,小到一个景区,恐怕都得慢慢适应“玩法就是内容,玩家就是生产力”的发展趋势。在这个过程中,谁适应得快,谁就发展得快,就转型升级得快。
“文博游”在大学生群体中空前火热
今年,“文博游”在大学生群体中空前火热,无论是极具特色的策展图片在社交平台的推广,还是精美的创意文创产品在朋友圈、QQ空间等私域空间的转发分享,都能在短时间内大大提高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刚从北京看完敦煌艺术展回到天津的00后黄希雅告诉笔者,“最近,身边很多同学都因为想去体验这种文化艺术类型的展览专门去一座城市,在游玩的过程中也会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气质,回来还会向我们推荐!”
每座城都有属于自己的气息和魅力,如何让独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得到更广的传播是重点。“傲骨幽香”双梅展带火了北京颐和园西部景区,日均游客量达1万人,外地游客在拍照打卡之余,也会游览首都,感受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息;已举办五届的太湖湾音乐节,让原本知名度不高的江苏常州迅速获得大量关注,音乐节品牌塑造成为城市IP,不断吸引着热爱音乐的年轻人;一年一度的乌镇戏剧节,让全国乃至世界耳闻这座富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化古镇,无数戏剧发烧友不远万里到此,沉浸式体验艺术氛围。
如今,丰富多彩的活动点燃了一座座城市的热情,年轻人络绎不绝地到来,为其打造了一张传播“金名片”,也带动了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各行各业的发展。“多元玩法对城市旅游业以及周边行业而言,其实就是增加了更多城市供给要素和行业资源被整合进‘旅游+’的进程,通过旅游流量的串联能力,更多的行业可以跨界进入旅游消费循环中。”厉新建说,这也意味着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必须有旅游资源才能吸引游客、发展旅游经济,只要这个城市能够找到吸引消费者尤其是吸引年轻消费人群的旅游资源,它就能在浩浩荡荡的旅游消费大潮中找到自己的机会。
厉新建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和目的地认识到,在发展旅游经济的进程中,对于资源禀赋的概念必须也迭代更新,固守传统的旅游资源的概念将会让自己失去创新求变的发展机会。创新并不一定就是无中生有,创新也可以是旧的元素新的组合,任何一座城市都有机会通过重组资源、创新玩法来寻求到新的突破口。
多元玩法催生旅行新社交
新闻专业本科生才琪几天前从保定出发,到济南去看《红楼梦》舞剧。她平时喜欢听音乐会、看舞台剧,经常跟着不同的演出“走南闯北”。“我很喜欢看剧,也很喜欢旅游,如果可以去一个没去过的城市看剧顺便旅游,真的会让人很期待很开心!”
2021年5月的一个周五,才琪为了追“爱豆”跨界主演的话剧《情书》,独自从保定到西安和老朋友以及新朋友们汇合。
此前,才琪通过社交平台结识了不少同样喜欢看舞台剧的同龄人,由于兴趣相投,彼此特别聊得来,平时也会保持联系。每当有感兴趣的演出,她们会约着邻近城市的朋友们一起去看,再在城里转转。那次去西安,才琪就约上了“旧识”和初次见面的新朋友,白天爬城墙、逛博物馆、打卡美食,晚上看剧。
线上志同道合的网友,因为一次旅行,发展成为线下的好朋友,破除了传统社交方式的限制。生活中,人们往往难以在已有的好友圈里找到和自己有着相同小众圈层爱好的人,因此,越来越多的Z世代年轻人通过看展、追演唱会、逛博物馆等兴趣爱好拓展社交圈,构建新的人际关系。他们来自天南地北,因为共有的热爱产生共鸣,说走就走,相聚在一座陌生的城市,边看剧边交流体验,边分享故事边缓解现实压力。在新朋友面前,每个人能卸下重担,纯粹地表达自我、展现个性与热爱,而无关现实纷繁利益。这场短途旅行,似乎成为他们逃离焦虑,可以短暂歇歇脚的“乌托邦”。
“在日常生活中,旅游消费其实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交货币,具有突出的社交价值。旅游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交过程,人们在旅游的过程中会结识形形色色的人。旅游的过程就是人与人交往的过程,无论是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还是旅游者与旅游者之间,都无时无刻不是处于社交之中。”厉新建表示,对于那些以兴趣爱好为导向的旅游而言,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旅游者更容易有共同的话语,也更容易形成深入的交流,成为朋友。
“重视社交性正在成为旅游消费的重要趋势,城市也好、景区也罢,都能在满足社交需求、增强社交供给的过程中,通过社交氛围的营造、社交空间的构建、社交条件的创造找到新的商机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厉新建说。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