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的疫情来的突然、来的猛烈。一时间令这座小城的百姓恐慌无措、人人自危。核酸检测时,几乎人人戴着手套、拿着酒精,人与人的间距恨不能拉开三、五米。大家如同战场上的战士,端举枪支、时刻防备。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分身乏术的年纪,却因着家乡的需要挺身而出。他们就是黑河义工协会应急救援车队。
他们除了每天接送医护人员、运送紧急物资,还要接送急需帮助的百姓。遇到哪里人力不足,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顶上去。
每天天刚蒙蒙亮便出发待命,常常深夜还在运送的途中无法休息。一旦有紧急求助,随时出车。然而随着确诊病例的激增,这个“一旦”就成了常态。有时一直工作到天亮,才拖着疲惫的身体找地方休息。因疫情管控,没有饭店、超市营业,能吃上一碗热乎的泡面对他们来说就特别满足,偶尔时间刚好可以赶上一顿盒饭,就幸福不得了。他们不敢回家,虽然自己的安危可以不顾,却不敢将风险带给家人。
这个帅气的小伙子叫刘春超,是应急救援队一组组长。疫情突发当天,他只对家人说了一句“我必须做点什么”,便背着家人辗转联系到黑河义工协会,毅然冲到了抗疫的第一线。
除了常规的接送任务,他还要负责组织协调工作和分配任务。疫情超乎想象的严峻,很多队员被隔离,还有很多因身体过于劳累退出队伍。二十多人的车队骤然减员到七个人,工作量可想而知。
刘春超患有遗传性高血压。疫情发生前,痛风的症状才刚刚缓解。作为组长,他一直在咬牙坚持。一次,在连续工作了三十几个小时之后,他背着队友偷偷回家取药,身体稍稍恢复便继续出任务。即便如此辛苦,他仍在朋友圈鼓励大家“加油!很快就会过去了!”
面对疫情,面对一线的战士,我们常常不由自主的抛出这样的疑问:怕吗?累吗?后悔吗?刘春超的回答是“不怕是假的,但光害怕有什么用?多一个人努力,疫情就会早点结束”。“还好,这个时候大家都累,挺一挺就过去了”。“没什么后悔的,再选择一次仍然会这么做。我是退伍军人,我觉得自己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只是觉得有些对不起家人”。
刘春超有两个可爱的儿子,正是最最淘气的年纪。妻子独自在家中照顾两个淘小子,担心惦记丈夫却时常联系不上,只能微信留言提醒注意防护、注意安全。即使这样,妻子也没有抱怨一句,还每天在朋友圈发文鼓励支持他。刘春超是家中独子,父母的身体都不是很好,父亲患有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入冬时节本就特别容易发作,却被封闭在爷爷家所在的小区,疫情发生以来一直独自照顾九十二岁高龄的爷爷。当被问及需要什么的时候,父亲的答复多是药品的名称。对于亲人关心的电话,他通常不方便接听,过后拨打回过去也只是简短几句“不累!放心吧!会注意!快好了!”
用刘春超的话说“大家都不容易,都是抛家舍业的”。
这个黑黑的小伙子叫王羽来,大家都叫他小黑,是个十分乐观、充满正能量的人。出任务时,他主动、认真、全力以赴,没喊过一句累。哪里有需要,他都是第一时间冲过去。没有任务时,他是大家的开心果,常常几句话就能抚平大家的焦虑和疲惫。在他的微信朋友圈中,看到都是苦中作乐的积极画面。在黑河疫情发生前,他正在与交往多年的女友商量婚事。一声召唤,便义无反顾的投入到义工团队当中。
应急救援车队 曹博
应急救援车队 关银龙
应急救援车队 何岩
应急救援车队 李玉玺
应急救援车队 李方媛
她叫李芳媛,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女儿9岁,小女儿只有3岁。接到通知的第一时间,她匆匆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含着眼泪奔赴“战场”。
疫情还没有结束,他们的工作仍在继续,没有时间让我们了解他们更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现在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百变大白。他们每一个人都是舍小家为大家,都是克服一切坚持到最后的战士。他们值得被记录,被歌颂。
可爱的应急救援车队,疫情当前,正是因为有了你们这些有勇气、敢担当的大白,才让大家感到温暖和踏实、有了对抗疫情信心与力量、看到疫情即将结束的希望。
一句老掉牙的祝愿送给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孙世山
郭宁子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