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句向云端,我就来了齐云山”“欲至神秀山,先过休宁县”……2024年以来,齐云山的旅游热度一直居高不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共接待游客14.1万人次;今年以来,累计接待游客102.3万人次。
面对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齐云山何以“逆袭突围”“换道超车”?让我们一同探寻齐云山的“出圈”秘籍。
“山水村夜”多元绽放
齐云山镇正加快构建“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以源源不断的创新创意为小镇旅游发展注入新活力。可以说,齐云山白天“出彩”,晚上更“出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暮色笼罩了整个齐云山,却罩不住游客们想要撒欢的心。藏匿着城市另一番天地的门被彻底打开,天南地北的游客融进了被灯光照亮的夜色中,这里燃起了“三把火”。
第一把火是美食。许多前往齐云山旅游的游客,不仅为了一睹这座被乾隆皇帝誉为“江南第一名山”的壮丽风光,且也是冲着美食来的。在他们的潜意识里,扑鼻而来的香气仿佛是打开“夜游齐云”火爆人气的“阀门”。
煎得焦黄的毛豆腐撒上葱花,蘸着秘制佐料,轻咬一口,一个“香”字从舌尖流淌到心尖;个头小、色泽明亮的黄山烧饼发出“滋滋”的邀约,回头率极高;经典菜肴——臭鳜鱼,香中带“臭”的独特风味,让人越吃越“上头”……色、香、味点亮着齐云小镇的各个角落,游客们也在此刻体会到了人间“烟火气”的温暖与魅力。
第二把火是美宿。除了美食,齐云山的美宿也是游客的热门选择。古往今来,人们对山居都有着无限向往,在齐云山自由家树屋,山居生活变得不再遥远。在500亩森林里,隐藏着62栋、21种主题的树屋,一座座隐匿于松林间的树屋,幽静而神秘,构筑成一个不曾被喧嚣叨扰的童话世界,颠覆性的林间活动生态、新锐的建筑景观,不断满足着游客追求的个性化度假体验。
第三把火是“夜”态。齐云山镇的夜晚,从来不只是美味。这里有几十艘竹筏组成的百米“金色巨龙”,同齐云山的山水组成一幅震撼的金龙巡游画卷;有着恍若万千星光从天空洒落的千年绝技——非遗打铁花;有着穿街走巷“遨游”的鱼灯巡游……加上横江烟花秀、白岳落花秀等夜游活动的点染,这些“夜”态无不成为点亮齐云山“夜经济”版图的一颗颗闪亮的星。
白天游山玩水,晚上逍遥夜游。可以说,齐云山的“出彩”“出圈”,绝不限于节假日的灿烂一瞬,而是景区在清晰的发展路径和一以贯之的创意创新下散发出的恒久魅力。
解锁文旅消费新体验
齐云山的“出圈”,是偶然吗?绝不是。这场流量爆发,蓄势已久。
找准赛道、乘势而上,景区就能焕新特色,拥有持久的生命力。体验则是开启齐云山“出圈”的“金钥匙”。从舌尖上的美食到眼眸里的美景,从山水的律动到文化的感染,齐云山不只有“仙气”,还有“烟火气”。新体验、新玩法、新潮品,齐云山正在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打开。
在齐云山脚下,有千亩油菜花基地,南坑核心区的280亩油菜田里每年都会打造不同的油菜花海图案,成为齐云山的网红旅游打卡点。为了在花海里脱颖而出,齐云山镇推出“赏花+摄影”等融合业态,拓展消费场景。齐云山镇已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中国黄山油菜花摄影旅游季活动,以花为媒“引流圈粉”,用“花经济”推动乡村振兴,打出了齐云山花事品牌优势,为齐云山吸引了众多游客关注。
除了花事经济、摄影产业等特色产业外,齐云山镇还大力发展“文经济”。在横江岸边,“坐忘花园”成为新的文化地标,常态化开放的“创意集市”、推出的“月圆奇妙夜”等系列活动,吸引大批游客驻足;打造集非遗、文创、研学、民宿等多业态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特色街区,储氏铁画艺术馆、雕刻记忆、徽州书房、剪纸体验馆……68家特色店铺纷纷汇聚于此,一馆一场景,一技一意境,一脉一传承,小镇旁的非遗体验馆让游客在夜游过程中,体验非遗匠造技艺,感受非遗之美。此外,齐云山镇还引进了英泽艺术中心、丝盟美术馆等文化高地,通过举办画展等活动,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年轻不被定义,好玩不止一面。今年“五一”期间,齐云山度假区也在不断“适配”年轻人的生活品位和消费习惯,推出各种新玩法。游客在欣赏丹霞地貌、品读摩崖石刻的同时,还能参与逍遥祈福游,与景区的NPC互动,感受传统祈福文化的魅力。同时,“逍遥徽州集”的推出,更是将游客带入到了一个古色古香的古装剧场景中,让他们沉浸式体验徽州文化。
镇景村共建绘就发展新画卷
在塑造“山水村夜”文旅产业新坐标系、创新文旅消费新玩法的同时,齐云山成功“出圈”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为深层的因素。祥源齐云山投资集团负责人坦言,尽管过去也曾举办过各类活动,但不曾取得这种效果。
如此,“出圈”的缘由还有哪些?推动镇景村一体化发展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
用建设景区的标准建设乡村,用经营景区的理念经营乡村,用服务游客的方式服务村民,用创造企业收入的视角创造乡村收益。近年来,齐云山镇坚持以文化资源为载体,以自然资源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驱动,以和美乡村建设为契机,坚持镇景村统一规划管理、产业互融共补、设施共享共建,以齐云山文旅IP为核心协同发展,小街变小镇、镇区变景区,实现了从单一景区到旅游目的地的蜕变,“来齐云山 做逍遥客”成为旅游者的新宠,也让越来越多的过客变成了常客。
原来的齐云山景区变身成为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不仅实现了景区的扩容,更重要的是将镇区、村庄纳入到新的旅游版图中,使得当地村民成为旅游产业的深度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既从旅游产业发展中获利,又为旅游发展提供积极助力。
于是有了南坑村农家乐的积极发展,有了岩脚村的明德小院,也有了齐云山月华街长生楼民宿。在今年“五一”期间,村民们展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与好客,他们主动让出停车位,在自家门前设置热水供应点,并开放卫生间,为过往的游客提供出行、生活和如厕的便利。
从山上到山下,从白天到黑夜,齐云山以一个个新场景、新玩法为游客呈现了一场自我沉浸式的文旅盛宴。这种独特的在场体验不仅让游客感受到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自然景观的壮丽,更在心灵深处留下了诸多难忘的出行记忆。
“留形、留人、留魂,见人、见物、见生活。”如今的齐云山,正全力擦亮“全家人的山水人文度假地”崭新名片,在文旅融合发展的蓝图上挥毫泼墨,推动齐云山从“出圈”到“破圈”,为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