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放过”学生的头发不该这么难“

时间:2025-09-15 16:13:33 来源:

         “前后剪了两次,老师才勉强点头说‘过关’。”据红星新闻报道,开学不到一周,李女士就为儿子的头发折腾了好几回。她的孩子今年读初二,孩子在入学前的发型尽管“前不及眉、侧不过耳”,却仍被学校认为“不合格”。

         每年九月开学季,类似的情景就会在全国多地上演。男生必须留“板寸”,女生得做到“前不遮眉、后不过领”——这场年复一年的“头发拉锯战”,也掀起了一场关于纪律、个性和审美的讨论。

         学校对发型进行规范,初衷不难理解。统一仪表,避免攀比,减少分心,营造专注学习的氛围,这是很多管理者的逻辑。正如某些学校所说,这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精气神”,让他们更有“学生样”。但问题在于,一旦整齐变成唯一标准,头发长度几厘米都有硬性规定,那么教育的温度和宽容又在哪里?

         现实中,不少家长陷入两难。一方面不想违背校规,另一方面又要安抚情绪低落的孩子。更过分的是,一些学生因发型不符合要求而一度被拒之校外。这不禁让人反思,学校是否把太多的精力,放在了本不该成为问题的问题上?

         事实上,《中小学生守则》仅要求学生“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并未对发型长短作出硬性限制。现实中,许多学校自行加码,推出所谓“标准发型”,并配上示意图,要求层层把关。这类“一刀切”的做法,往往缺少讨论和协商,而是强制推行。

         教育专家指出,强制统一发型,背后是一种传统的“服从式”教育思维。整齐,不一定等于高效;统一,也不必然带来专注。真正的教育,应当尊重人的多元发展,而不是用同一个模子刻画所有学生。头发长短,本不该与学习成绩、品德修养直接挂钩。若一味压制个性,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响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

         有人说,统一发型能培养纪律性和集体感。这话有一定道理,但集体荣誉感和纪律意识,更应来自内在认同,而非外在强制。倘若管理方式缺乏弹性、忽视差异,又怎能教会学生包容与尊重?一个连头发样式都难以包容的校园,又该如何培养学生面对多元世界的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已有一些学校尝试改变。比如,河北邯郸一中学曾出台新规,从2024年秋季学期开始,该校女生不用再强制留统一的齐耳运动短发,学校还会给学生宿舍配备吹风机。这种做法让人看到教育管理中应有的理性与包容。说到底,学校仪容规范应当守住底线,而非盲目追求统一。干净、整洁、大方,足矣,其余的不妨交给学生自主选择。

         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修剪”人。在发型这件事上,学校应多一些信任,少一点干涉,把更多精力放在教学本身,而非头发的长度。毕竟,真正影响学习的,从来不是头发。“放过”学生的头发,其实不难,难的是改变一些人心中那条无形的“尺子”。

         但愿更多学校能走出管理和思维上的窠臼,从“头”开始真正尊重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