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国际

千笔楼|“为人民服务”的航标地,哪能成为漂移撒欢的娱乐场!

时间:2025-10-21 15:56:52 来源:

  网友驱车千里深入新疆戈壁修复“为人民服务”航标,连日来被广泛点赞;人民空军在官方账号留言致谢;哈密市文旅部门授予修复者终身荣誉游客资格。

  在修复者获得网上网下普遍赞誉的同时,涉事者在航标地驾车漂移的行为也引起了大家的激烈讨论。的确,留住那些历史见证和文化遗存,守护我们共同的精神符号,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职责。因此,无人戈壁上的“为人民服务”航标地,决不能成为漂移撒欢的娱乐场!

  “为人民服务”,这个承载着亿万中国人价值认同和精神寄托的标语,在新疆哈密这片戈壁上,还有着特殊的历史记忆。

  上世纪60年代,人民解放军第八航空学校为了让飞行员训练时不迷失方向,历时数月,在戈壁荒野上,用简陋的工具刻出了“为人民服务”“只争朝夕”等巨型航标。

  这些航标有着特殊的实用价值,更有着不可磨灭的精神意义。历经风霜与岁月侵蚀,它们依然清晰。

  然而,近段时间以来,一些人穿越戈壁荒漠,来到这里玩漂移,留下了一个个刺眼的痕迹。尤其是在“人民”二字中间,漂移痕迹尤为严重,从空中俯瞰令人痛心。许多网友直言,这不仅是对戈壁景观的破坏,更是对历史和先辈的亵渎。

  “这些大字扛住了60年的风沙,竟没有扛住某些人几分钟的撒欢。”网民们对此愤怒不已。

  “看到车轮碾过标语那一刻,就像碾在历史的脊梁上。”网络博主陆遥得知标语被破坏后,主动驱车两千多公里,经历六天抵达哈密。他和朋友们拉运20吨砂石,才终于修复这些“疤痕”。

  相关视频在网络发布后,引发广泛关注,令无数网友动容。他们感叹:“摧毁只需几脚油门,修复却要跨越千里。”

  看到相关视频后,人民空军官方账号回应:人民空军为人民,人民空军人民爱。向您致谢!

  “为人民服务”航标虽然尚未确定为文物,但也并非普通景观,它已成为承载特殊历史记忆的“精神航标”,是有价值的历史遗存。网民对破坏者的谴责、对修复者的点赞,体现的是对精神符号的保卫与守护。

  “为人民服务”五个字,从来不是简单的文字,它承载着对公共价值的认同,对服务精神的尊崇,是无数国人心中的精神图腾,而留存在戈壁滩上的这些大字,更是特殊年代空军官兵艰苦奋斗的历史印迹。

  修复者将“为人民服务”的标语重新“擦亮”,这无关强制要求,也无关利益回报,是普通人对精神家园的主动守护。这证明,“为人民服务”从未过时,它依然是我们心底的价值共鸣。这种自发的守护,和标语本身一样,充满力量。

  修复者的义举,感动了更多人。无论是长光卫星提供技术支持,确认修复效果,还是多部门迅速介入,都意味着义举形成了接力,“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守护和传递中愈发清晰。

  涉事者的破坏行为,也给相关部门提了个醒:无人区的红色遗存,如何未雨绸缪做好保护,预防破坏行为发生?而一旦发生,又如何早发现、早制止?

  “为人民服务”航标所在地,决不能成为仅为娱乐打卡就可撒欢破坏之地。破坏历史文化遗存,亵渎先辈的奉献精神,挑战社会公序良俗,理应承担应有的后果。

  无人区不是“无法区”。《哈密市戈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已经出台,其中第十五条规定,在戈壁区域开展旅游、赛事等活动,应当按照市人民政府划定的范围和路线进行。

  目前,破坏航标标语的相关当事人已被找到,相关部门按照法律程序进行询问,并进一步调查取证。我们期待处理结果早日公布,既对违法违规者形成惩戒,更对后来者敲响警钟。

  山河无言,地标有意。精神符号的生命力,需要一代代人接续守护。当我们都心存敬畏,懂得尊重先辈的赤诚奉献,主动守护精神航标,“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会更加鲜活,指引我们走得更稳更远。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