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发展积累和实践探索,浙江成为全国区域发展最均衡、城乡收入差距最小省份之一。其中,浙江26个需要加快发展的山区县既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亟需补强之处,更是巨大潜力所在。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从“后发”到“先行”,激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潜力,作为浙江山区26县之一,地处浙西南山区的龙泉市,因“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环境,曾困于层峦叠嶂之间。
近日,中新网记者走进山城龙泉采访发现,乘着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东风,龙泉在农民居住条件、村集体增收致富、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下功夫,打出推动共同富裕的“组合拳”,走出山区县共富新路径。
“大搬快聚富民安居”:让民众住得好,有生计
黄土屋变小洋楼、平房变小区……得益于“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如今的龙泉正朝着新型城镇化迈进,越来越多的村民“住得更好”。
“公路不通到家门口,一年下来只能靠种香菇、木耳等农作物获得2万多元收入。”谈及过去的山居生活,龙泉市兰巨乡下沙桥村竹山排自然村村民叶泽云连连摇头。
更让叶泽云一家提心吊胆的是,竹山排是地质灾害隐患点,雨季时经常发生小塌方。“山里的生活实在没有什么出路。”她说。
转机出现在2017年,叶泽云一家“下山”搬入桥头小区。如今,叶泽云已不再操劳农活,安心在家照顾着3岁的孙子,家人们则在附近找到了新工作。
“竹山排自然村实现整村搬迁,村民们住房有保障,我们心里一块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下沙桥村村委会副主任曾起光说,接下来,下沙桥村将加快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擦亮富民强村的底色。
而放眼整个龙泉,类似竹山排自然村“下山”安置的案例还有很多。
为了让“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的对象能够“搬得下、稳得住、富得起”,助推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龙泉相继建成了85个异地搬迁安置小区(点)。
据统计,2018年“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启动实施以来,龙泉共完成搬迁3098户12322人,其中整村搬迁52个村1128户4144人。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吴芝龙介绍,立足惠民宜居“核心”,龙泉创新推出联建式公寓套房模式、企业开发代建模式、“市场化+”建房模式等异地搬迁安置模式,并大幅提高购房补助标准,提升民众搬迁积极性。
“‘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实施对象购房,将按照每人口20平方米,每平方米1500元进行房价补助,每个家庭最多享受100平方米。”位于龙泉高铁新城区的“市场化+”建房模式的代表小区美林公馆销售副经理周燕飞介绍道。
实施“大搬快聚富民安居”工程,既要做到惠民宜居,又要为搬迁民众的生计考虑。
为此,龙泉大中型安置小区大多位于经济开发区、乡镇工业园区、电商园、创客园、综合市场附近,并在周边增设来料加工点,以便于让“下山”民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实现增收致富。
例如,河阳公寓北苑的搬迁农户,搬迁前户均家庭年人均收入为1.96万元,搬迁后增至2.82万元,增长143.88%。
聚焦龙泉青瓷、宝剑、农特产品、竹木制品、汽车空调配件五大特色产业,龙泉还积极探索龙谷青创园县域电商集聚发展模式,促进安置小区和周边产业平台融合发展。
早在2019年,龙谷青创园已带动1.82万余名异地搬迁对象在70余家企业及合作社就业增收,园内近千名异地搬迁安置青年实现电商创业增收人均3.5万元。
“阳光红利”助推村集体增收致富
“靠天上的太阳就能赚钱,放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收到光伏小康项目的分红后,龙泉市安仁镇溪东小区低收入农户刘立满如是说。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作为浙江省光伏小康工程试点县(市、区),2018年底,龙泉市相继建成7个光伏小康电站,2020年发电量达1512万千瓦时。
如今,一块块“光伏小康”项目的光伏发电板分布于龙泉的绿水青山之间,在创造清洁能源、为龙泉低收入农户带来“阳光红利”的同时,也提升了所在地的村集体经济收入。
龙泉市农业农村局基层建设科科长陈东贵说,2020年,龙泉市通过光伏小康项目首次发放分红1047万元,低收入农户受益633万元,扶贫重点村受益414万元。
创新村集体增收致富渠道不仅有光伏小康工程,还有“重获新生”的传统产业。
查田镇地处龙泉西南部,是丽水市级中心镇,也是龙泉竹木制品的主要生产基地和工业重点镇。
通过探索村集体联建标准厂房并组合光伏项目,查田镇街头桥小微企业园在提升该镇竹木产业升级发展的同时,也带动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致富,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在2018年以前,这里的21家企业曾是中央环保督查、三改一拆、低散乱企业重点整治的区块。”查田镇党委书记魏平说。
2018年,分为ABCD四个区块,总规划面积65000平方米的街头桥小微企业园标准厂房开工建设,由查一村以村集体土地形式、其余10个村以资金形式入股。
2019年1月,A区块标准厂房联建项目完工,4幢标准厂房及其附属设施全部投入使用,“政府+强村公司+村集体”的运作模式正式落地。
魏平说,A区块标准厂房完工后,还引入屋顶安装光伏联建项目,利用厂房屋顶进行光伏建设。“小微企业园的厂房收益,光伏发电产生的阳光收益,一方土地实现了两份收入。”
龙泉市东惠工艺制品有限公司是街头桥小微企业园标准厂房建设的受益者。该公司负责人吴春武说:“从小作坊到标准厂房,我们的竹制品生产环境变好了,年产值达到近2000万元,依托电商销售与出口相结合,实现‘靠山吃山’的升级版。”
“曾经的违建厂房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香饽饽,这片土地已然是‘万木之春’。”魏平说。
野生香榧实现“脱胎换骨”
“今后山上的野生香榧再也不愁销路了!”这是龙泉市龙南乡村民的心声。
龙南乡地处百山祖国家公园区域,是数千棵树龄超百年的野生榧树的家。21世纪初,产自龙南乡的香榧曾占领市场。
可好景不长,随着口感更佳的浙江诸暨产香榧更受消费者青睐,村民们手中的本地野生香榧逐渐无人问津。由此龙南乡大片香榧林就此处于脱管状态,成熟的香榧青果挂满枝头,却只能弃置。
转机来自浙江省扶贫结对帮扶单位杭州医学院谋划的产业项目——龙南野生香榧深加工联建项目。
“野生香榧子是优质木本油料,若利用得当,其蕴藏的致富潜力不可小觑。”这是杭州医学院扶贫结对帮扶工作组常驻人员黄河儒走访了解龙南野生香榧产业后得出的结论。
为拓宽野生香榧致富之路,工作组拜访行业专家、对接相关科研机构和企业,谋划落实野生香榧的开发利用。
野生香榧油、香榧酒、香榧面膜……一系列深加工产品成为龙南野生香榧附加值成倍提升的“答案”,过去被视作无用的香榧果皮经过萃取,也成了制造高端香皂的原料。
眼下,龙南乡香榧产品由兴川村、建龙村、粗溪村与浙江顶峰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联合成立的龙泉凤羽川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生产,预计3年内实现稳定运行,预计每年盈利104万元,可分配到村41.6万元。
“龙南野生香榧深加工联建项目不仅促进了集体、个人增收,还对龙泉香榧产业发展起示范带动作用,更为公私合营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经验。”黄河儒说。
香榧深加工让“常青树”变成了“摇钱树”,这是龙泉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如今,行走在龙泉大地,一幅幅乡村兴旺的新时代山居图正提笔绘就。
当前,浙江正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共同富裕就是要瞄准老百姓所忧所急所盼,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此前公开表示。
在此征途中,龙泉仍是追赶者。正如当地一名村民所言,“眼前的日子红红火火,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