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一位29岁的年轻女子突然确诊“爆发性”糖尿病送入ICU。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狂喝奶茶也有生命危险?
据媒体报道,近日,在广东广州,29岁的林女士出现口干腹痛头晕等症状,多脏器出现衰竭,确诊“爆发性”糖尿病送入ICU。
林女士没有糖尿病史,但医生称,她入院前几天曾喝十几支甜饮料,平日常喝奶茶。
什么是“爆发性”糖尿病?为何奶茶等甜饮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北京安贞医院内分泌代谢科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糖尿病防控专委会主任委员周迎生教授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介绍,大多数成人糖尿病的发病时间为5-10年,高糖、高脂、高盐饮食等不健康生活习惯是重要危险因素,成人糖尿病也被称为“2型糖尿病”。
而1型糖尿病或者自身免疫性糖尿病是胰腺分泌胰岛素功能受到免疫破坏,功能丧失所致,青少年发病多于成年人,但不同于成人2型糖尿病。
周迎生强调,几个月骤然发病的被称为“爆发性”发病的糖尿病,是1型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特殊表现,发病人数要远远少于2型糖尿病,但足以反映对糖尿病危害严重性的警示,公众应积极预防。
专家称,胰腺分泌胰岛素能力迅速丧失,血糖急剧升高是“爆发性”发病的糖尿病特点,是1型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特殊表现,高糖饮食或者严重感染等都可能是诱因,严重感染加上糖尿病高血糖,病情要比其他大多人的糖尿病严重。
一杯奶茶含糖量超30克,你还敢喝吗?
奶茶等含糖饮料是不少年轻人的最爱,甚至有些人将其当成水来喝。一杯奶茶的含糖量究竟有多高?
早在2017年,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就曾对27家主流奶茶品牌的51款畅销奶茶进行了测试,发现27款正常甜度奶茶中,平均含糖量为每杯34克,最多的高达每杯62克。
而依照《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的标准,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 ,也就是说,一杯普通奶茶含糖量超过了糖摄入量上限。
周迎生表示,喝含糖饮料可以引起肥胖和2型糖尿病,也是1型糖尿病或自身免疫性糖尿病迅速发病加重的重要原因。
因此,专家建议尽可能每天不喝含糖饮料,减少次数和量对健康是有益的。
糖尿病年轻化趋势明显
“过去40年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幅在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
周迎生透露,1980年,中国的糖尿病发病率不到1%,但过去的40年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的增幅在10倍以上,且目前仍在上升。
专家介绍,在中国,糖尿病年轻化趋势十分明显,在门诊中甚至有中学生发病的情况出现。不健康生活方式导致的肥胖是引起中国青年人糖尿病患病增加的主要原因。高糖、高脂、高盐饮食使糖尿病的发病时间提前了。
他强调,每年的健康体检都要查血糖等指标。如果空腹血糖≥6.1毫摩尔/每升(空腹血糖上限)或任意时间点的血糖≥7.8毫摩尔/每升(餐后血糖上限),应该尽早到医院检查诊断,积极防治。
另外,要学会识别糖尿病的可疑症状,如多食、多饮、多尿、消瘦、视力下降、皮肤易发感染等。
如何避免“甜蜜的烦恼”?
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预防糖尿病?专家给出以下建议:
1、成年人(≥18岁)具备以下任何一项,都要积极预防糖尿病:
?年龄≥40岁;
?有糖尿病前期血糖升高;
?超重或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
?一级亲属(父母、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中有2型糖尿病患者;
?有妊娠期糖尿病史的妇女;
?高血压或正在治疗;
?血脂异常或正在治疗;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有一过性类固醇糖尿病病史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
?长期接受抗精神病药物和/或抗抑郁药物治疗的患者。
2、要尽早学会测量和监测自己的体重、腰围以及体质指数。
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 (千克/米2 )。超重为BMI≥24公斤/米2(kg/m2),肥胖为BMI≥28公斤/米2。
腹部肥胖为男性腰围≥90厘米(cm),女性腰围≥85厘米。
3、要尽早学会合理搭配每日膳食,包括食物多样、营养均衡、总热量控制,减盐、减油、减糖。选择并坚持适宜的身体锻炼方法。
专家表示,糖尿病难以治愈,但通过饮食、运动及药物等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或推迟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患者仍然可以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