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努力向潘东升同志学习,像他那样,始终坚定理想信念,铸牢绝对忠诚的政治灵魂,努力做一名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日前,福建省委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向潘东升同志学习活动。一时间,潘东升的先进事迹,在广大党员干部中间引起热烈反响。
潘东升生前任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福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2021年9月25日,因长期超负荷工作,年仅57岁的潘东升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永远离开了他为之奋斗终生的人民公安事业。
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从警37年来,潘东升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勤勉敬业、恪尽职守,将毕生精力和全部心血都献给了公安事业,为护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呕心沥血、鞠躬尽瘁,谱写了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的生命赞歌。
“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
2019年8月22日,潘东升同志在福州闽侯县荆溪镇桃田村龙山会议纪念馆参加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时,在留言簿上郑重地写上一句话:“永葆对党的无限忠诚!”这既是他对福州公安队伍的深情寄语,更是他一生的执着信念和动力源泉。
不管在什么岗位、担任什么职务,潘东升始终保持着昂扬向上的革命激情、顽强拼搏的战斗作风,在危急关头敢打敢拼、毫不退缩,在原则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
“每逢突发事件、重大案件等急难险重任务,潘局都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指挥,无畏艰险,示范引领、攻坚克难,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还奋战在疫情防控、重大安保工作一线。”潘东升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2016年5月8日凌晨5时许,由于连日暴雨,福建三明市泰宁县池潭村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近10万立方米的土石倾泻而下,瞬间将一个水电站的施工棚和数十名工人掩埋。当时潘东升任三明市公安局局长。“凌晨五点半,潘局接到警情,立即奔赴事发现场。”三明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政委罗志怀回忆说,“当时外面电闪雷鸣、暴雨如注,路两旁不时有塌方和山体滑坡,潘东升带队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事故现场,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指挥现场秩序维护,组织抢险救援。”
在救援的5天4夜里,潘东升与救援人员、参战民警并肩战斗。在没过膝盖深的泥浆中,他跑前跑后,沾满了泥浆与汗水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山区的深夜尤其阴冷,雨停了又下,而他唯一能够御寒的,只有一件破旧的雨衣。潘东升的言行感染着现场每一名救援人员,也带动了救援工作有序开展,得到国务院工作组和公安部的高度肯定。
从泰宁泥石流的抢险救灾中心,到福州抗击“尼伯特”台风的救援一线,再到福州台江排尾重大火灾现场……危急时刻,潘东升总是冲锋在前、无畏艰险,给民警和群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工作上,他是拼命三郎。”福州市公安局二级警务专员黄作璋告诉记者,2018年6月26日,潘东升做了肺部手术,术后第七天他就出现在市局的警情分析会上。
民警们都说,潘东升是累倒的。“潘局牺牲前一周,就像陀螺一样忙个不停。”福州市公安局办公室民警张云说,“9月18日是潘东升的生日,当天凌晨2点,他还在指挥核查一起涉疫警情。随后几天,安排部署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景区和非景区景点安全整治、中秋节安保,奔赴基层一线慰问节日坚守岗位的民警,前往核酸检测点看望医护人员,数次到海峡会展中心指导检查安保事项,潘局就没停下来过。”
打击整治上要“硬”,服务群众上要“软”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潘东升的执着追求。
“过去,在三明的郊区农村,整治骑摩托车不戴头盔,是让三明公安交管部门头疼的老大难问题。”三明市公安局政治部副主任肖敏介绍,2014年,潘东升来到三明市公安局任职,他对干警们说:“我们在打击整治上要‘硬’,才能震慑违法分子;但在服务群众上要‘软’,才能温暖老百姓的心。处罚不是目的,要转变观念,变硬性执法为柔性服务,帮助群众把头盔带上去。”
在潘东升的大力推动下,三明市公安局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戴头盔”行动。广大基层派出所转变思路,创新方法,推出了一系列让群众喜闻乐见的新举措:从原来罚款100元到不予处罚但要求群众当场买头盔戴上;派出所购买头盔,让群众临时借用;给困难群众送头盔等。如今,三明市乡镇农村的马路上,骑摩托车戴头盔已成为群众的自觉习惯,群众交通安全意识越来越强。
从一顶小小的头盔延伸出去,2014至2016年,三明市公安局全力推进便民服务,清理行政职责496项,40个办事项目审批时限比法定时限缩短了40%,新增网上办事项目73项、网上便民服务项目149项,80%的审批服务项目实现网上流转办理,群众安全感、满意率不断增强。
在福州工作期间,潘东升为民服务的理念继续深化,大力推进公安“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公安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平均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2%;创办全省首个“台湾居民出入境服务站”,在派出所设立“办不成事”受理窗口,创新推出落户“零门槛”、窗口“无否决权”工作机制、外籍人才出入境便利政策,搭建“榕警在线”网上平台服务海外侨胞等一系列便民利企措施,公安审批服务事项“一趟不用跑、最多跑一趟”占比超97%。
公平正义是公安执法的生命线。潘东升始终怀着对宪法和法律的忠诚与敬畏,不断推动公安工作法治化水平和执法公信力迈上新台阶,让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
接处警工作是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维护治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潘东升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接处警情况,明确表示:“老百姓从迈进公安机关大门的那一刻起,就是警情,我们就要接警。”在他的推动下,从2020年7月开始,福州市公安局推出了接处警“首接首移责任制”,从源头上解决基层一线“谁接警、谁处警”问题,大大提升执法质量和效能。2021年1至9月,福州公安机关接到群众有效报警近93万起,群众对公安民警接处警满意率达97.94%,位居全省前列。
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
从警37年,潘东升始终发扬艰苦奋斗作风,以近乎严苛的廉洁奉公、不留余地的清正自律要求自己,做好表率。
潘东升始终保持勤俭朴素的作风。2008年,他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参加晋监培训,学校配发了一个黑色尼龙公文包。从此以后,他从省厅到三明,又到福州,直到牺牲前,用了整整13年,公文包的表面已经破损、提手都脱皮了。
“潘局一直讲,只有个人的干净,才有做人的底气、干事的硬气、从警的正气。”张云说,潘东升经常教育民警要算好“政治账”“经济账”“感情账”,叮嘱大家怀着敬畏之心,干净清白做事,珍惜这身警服。他不抽烟,也不参加应酬,多次在福州市公安局的大小会议上,向全市两万民警辅警表态:“如果哪一天,哪一个民警看到我在哪个饭局上,你过来甩我两个耳光。”这句话,时刻警示着福州民警辅警严于律己、洁身自好。
在妻儿眼中,潘东升对家人也充满了关爱和温情。他的公文包里,常年放着一张泛黄的照片,那是他儿子年幼时一家三口的合影,工作之余,他时常拿出来看。“他是一个很容易满足的人。每天回家吃点稀饭、青菜、红烧肉,就觉得很幸福。”潘东升妻子袁秋榕说,结婚后,夫妻俩从没出去旅游过。“他有次跟我散步,说等他退休了,就带我出去转转,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开车出去一站一站地玩。”
带着对事业的不舍、带着对家人的遗憾,潘东升走了。他牺牲的消息传开后,悲痛之情萦绕着福州城。一个人守护一座城,一座城送别一个人。逾万名公安民警、干部群众为了再看他一眼,自发前往吊唁,敬献的花圈摆满了医院吊唁厅的走廊。出殡当天,灵车缓缓驶过,不少群众眼噙泪光,不住地挥手、致敬,送别他们最敬爱的“潘局”。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