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对外公布,这为海归人才深化创新创业指引了方向,也是做好“十四五”时期海归创新创业计划的根本遵循。
海归在国际视野特别是国际业务等方面具有优势,也是中外交流的民间渠道。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海归创新创业势头有所增强,海创企业聚群效应显著。
当前,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正在经历深刻重构,从趋势看主要发生在4个方面:关键行业回归本土;区域合作深化;布局分散化以增强产业链抗风险能力;跨国企业布局强调贴近客户和市场生产,内需市场在吸引供应链布局中的重要性迅速上升。
对标世界,“十四五”时期培养出新一代具备海归背景的领军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家非常重要。
创新活动的特点决定了首先需要活跃的市场机制,同时也要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以匹配创新的内在规律。而关键技术、核心技术的突破更需要大量资本投入,需要国家力量和市场力量联合推动。许多海归转型成为“创新型企业家”的过程并不容易,创新型企业家不仅善于将新的发明创造或者创意思路转变为经济效益,还能通过对研究开发活动持续投入,促进新技术的产生,甚至参与一部分带有公共产品性质的基础研究并创造出科学成果,从而实现“科技-商业化-科技”的良性循环。
“十四五”时期中国海归创新型企业家的使命责任,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处理好科技创新与商业化有机结合的关系,具体来说可以重点关注以下3个方向:
一、善于沉淀技术,提高向上游进军的意识,增强跨界竞争的能力。
实现上游核心元器件的本土化供应是大方向。在未来,掌握上游技术不仅仅是产业竞争的需要,也将是市场的刚性要求。
全球分工的底层逻辑正在发生变化,区域型及关联型的模式可能会成为主导,供应链的垂直整合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产业链变短的情况下,谁能掌握上游技术和上游核心元器件,谁就能占据主动地位。
二、保持技术创新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
技术创新型企业初始规模往往比较小,需要与中下游的大公司做更深度的绑定。对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来说,创业伊始由于受到各种产业和资本加持,初步发展环境不错,但这也类似于“温室养花”。早期的过度关注以及与某利益方过早绑定,有可能会更早地触碰到技术发展的“天花板”。技术创新活力是创新型企业的根本,如何在获得发展支持的同时保持技术创新的独立性和可持续性是对海归创新型企业家能力的考验。
三、借助政策东风,全面提升能力。
对于创新型企业来说,拥有核心的源技术至关重要,同时,综合开发下游的终端制造以及云端应用平台、打造渠道与品牌,也是商业成功的关键。对具备国际视野的海归创新型企业家来说,也要更好地借助国家利好政策所提供的广阔机遇,打通产业链之间、端与端之间的不同环节。
以“十四五”为新起点,海归创新创业立足于新的发展阶段,不仅要在总体上秉承创新驱动、支持创新发展,也要充分发挥自己作为企业迈向国际市场桥梁的作用。中央提出,中国要在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而在这个过程中,海归一定会做出更大成绩,开创出崭新局面。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