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我们来到青海龙羊峡建大坝,这里黄沙弥漫、荒芜人烟,但即使条件恶劣,也没人退缩……”24日,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龙羊峡镇第一社区内,曾参与建设龙羊峡大坝的葛广林正和社区党员居民分享他的故事。
眼前86岁的葛广林穿戴整洁,精气神十足。
时间倒回1976年,国家兴建龙羊峡水利枢纽工程,数万名水电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片峡深壁陡、原本荒凉的不毛之地,来自河南的葛广林就是其中一员。
“刚来这里时,一片荒凉、缺氧,我们住在帐篷中,好几个月不洗澡,没吃过蔬菜水果。”葛广林回忆,在黄河北岸驻扎后,他和工友们打土坯、背石头、修道路、盖房子。
作为一名大坝建设的起吊组队员,葛广林负责操作大型机械设备、开拓平整土地,“一次,干完工作,天色已晚,便下车睡在一旁,不一会儿有人大喊,那是一片坟地。”葛广林笑笑说,“太累了,感觉不到害怕。”
虽然葛广林常提起“趣事”,但记者在大坝建设时期的照片中看到,坝址两岸山体陡峻,建设者以绳索系腰,悬在半空,用钢钎、手风钻作业,在厚厚的积雪中、漫天黄沙中挥动铁锹……
大坝建成后,水电站也被称为“万里黄河第一坝”,除发电外,还具有防洪、防凌、灌溉、养殖等综合效益。
同时,大坝所在的龙羊峡镇也成为黄河上游第一座大型梯级电站所在地,小镇不再荒凉,生活充满“烟火气”。
葛广林的工友们陆续离开了龙羊峡镇,而他选择留在这里,他说:“青海是我的第二个故乡,舍不得走,舍不得自己的那一处小院。”
葛广林的住所,是一所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小平房,院子里种植着蔬菜和绿植,屋内桌子上摆放着一些老照片和书本《百年党史瞬间》,还有不少建坝时的日记。
龙羊峡镇第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唐仲萍说:“从小听着父辈们的建坝故事长大的,他们建大坝、盖房子、修道路,还义务栽树,那时的青年广场上还放电影。”
回首往事,葛广林说:“见证了龙羊峡大坝的建设、小镇由荒芜到繁华的变化,我觉得值得。”61年党龄的他常常为社区的党员民众讲述龙羊峡大坝建设者们的故事。
如今的龙羊峡镇,民众在青年广场旧址歌唱、舞蹈、逛集贸市场……小镇居民过上安逸舒适的日子,但艰苦岁月留下的痕迹依然清晰。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