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王店镇的农村,你很可能会被江南乡村的田园风光所吸引,情不自禁掏出手机自拍,这时,几位身着蓝印花布衣衫的村妇已经恭候多时,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幕,这些村妇有一个统一的名字——村嫂摄影队。
家乡的变化值得被记录
王店镇建林村是村嫂摄影队的起源地,今年62岁的许桂英是摄影队最早的成员之一,她告诉记者,大家建立摄影队的初心是有感于家乡的变化发展。
许桂英所在的建林村曾一度是当地闻名的贫困村,“垃圾遍地都是,河道也臭烘烘的。”许桂英回忆说,“除了环境不好,村民的精神生活也是匮乏的,村妇们闲下来就是看看电视、打打麻将,没什么文娱生活。”
2003前后,建林村开始了环境整治,村庄一天天的变化让时任村妇女主任的许桂英萌生了一个想法:“不如替闲在家的‘姐妹们’找一个爱好,大家一起把村子的变化记录下来。”这一想法获得了众人一致响应。
2006年,在时任王店镇文化站站长杨建华的指导下,14位村民学会了使用相机,并建立起农民摄影队,其中村嫂占了多数,而后周边越来越多的村庄加入进来,2008年,王店镇村嫂摄影队正式成立,系浙江省首支,共有村嫂49人。
《乡村仙境》是村嫂们最推崇的作品之一。画面中,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升起,将天空映成金黄,薄雾笼罩在金色稻田之上,呈现出一幅丰收与希望的景象。凭借这张照片,“70后”村嫂杜银珠成功夺得省、市、区三级的奖项,回忆起当时拍摄时的场景,她仍记忆犹新。
“大概是在10月底的一天,我一早出门去办事,刚好路过稻田,看到这幅景象我拿起相机匆忙拍下,后来我回家一看,感觉效果不太满意。”杜银珠说,“这么好看的景色,不留住实在是太可惜了,我一定得拍到它。”
为此,杜银珠每天一早就去田里等候,“村里还有人以为我有‘神经病’呢,天还没亮就捧着个照相机在田里蹲着。”杜银珠并不在意,“因为我觉得这么做值得,这就是我们每天生活的地方,以前是‘脏乱差’,现在美如仙境,这些应该被记录下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星期后,她成功拍下了这幅《乡村仙境》。
成立13年来,村嫂摄影队初心不变,不拍壮美山河,不拍城市霓虹,目光始终聚焦于自己生活的乡村。
“我们生活的村庄每天都在变化,就像村前的公路,从没有到有,再到如今这么宽,用这些照片我们可以告诉子孙,村庄是怎么变化的,这就是我们拍照的意义。”建林村党委书记、村嫂摄影队成员李英说道。
“摄影让我忘记了年龄”
队员沈水凤今年64岁,此前一直在外打工,对老家村嫂摄影队的故事早有耳闻,但考虑到时间和经济没有参与其中。
2013年,村嫂摄影队的故事被拍成微电影,剧组正招群众演员,许桂英拉上了刚退休回村里的沈水凤参与拍摄,没想到,这次微电影的拍摄成功点燃了沈水凤心中的激情,拍摄一结束就买来一台相机,从此“机不离手”走到哪儿拍到那儿。
“有时候我起床看见外面雾蒙蒙的,想着这时村子拍出来一定很好看,拿起相机就出门。还有一回,我老公在外面看到一处好风景,一个电话打过来,我带着相机骑上电瓶车就去了。”沈水凤表示,能拍到一张令自己满意的照片,简直比中了彩票还要开心。
沈水凤说,其实自己以前是一件衣服都不舍得买的人,但现在一万多的相机也乐意下单,“因为拍照让我觉得自己变年轻了。”
“变年轻了”是谈话中几位村嫂除了感叹村庄近年来发展之外提到最多的词,相机在村嫂们手中,一方面执行着自己的“本职工作”——见证着时光的变迁,另一方面又如同一台时光机,将村嫂们带回到青春时光。
今年68岁的沈小毛是摄影队中最年长的一位,她告诉记者,自己以前靠种地为生,如今自己拍的照片居然能挂在当地文化站的墙上,这让她更有动力去拍出好的照片。“我觉得摄影这事真的有‘魔力’,让我感觉忘记了年龄,快70岁了还和小姑娘一样,一听有好看的风景就跑来跑去。”
沈小毛表示,现在自己手上照片已经存满了七、八个U盘,“等以后真的老到走不动路了,我就看看这些照片,回忆一下我‘现在的青春’。”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