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东莞市一名男子致信12345,反映路灯常在天亮前关闭,他的母亲是一名环卫工人,路灯关闭太早让母亲很不方便,希望路灯能多亮15分钟。经有关部门协调,该路段路灯的亮灯时间延长了20分钟。
当许多人还在睡梦之中的时候,一些人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每天凌晨4点半,这位环卫母亲就开始劳作;5点25分,路灯准时熄灭,此时天色未亮,昏暗的工作环境不仅损伤了她原本有些眼干、眼花的视力,也增添了安全风险。母子连心,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的儿子便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利益诉求,来寻求公共部门的帮助与社会支持。
有学者指出:“治理是制度与人的关系,它通过引导、协商、沟通、参与来达到治理目的,强调多元互动共治。”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着一些盲点,那些热心公共事务的市民犹如“啄木鸟”,能够发现和捕捉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推动城市更加美好。一位孝顺的儿子“为母呐喊”,指出了该路段市政路灯开关设定与实际天亮时间存在偏差,导致天亮前路灯已经关闭,昏暗的视线给环卫母亲作业和其他“起早”的人们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便。
在互联网时代,一封信为何能够打动“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体谅环卫母亲工作的无奈与艰辛,知晓母亲的痛与怕,读懂母亲的急难愁盼,在许多年轻人以“代沟”之名缺乏和父母社会互动的背景下,这位能够“想母亲所想,急母亲所急”的男子,想必也是母亲的“贴心人”。
对母亲的痛苦感同身受,对母亲的境遇如芒在背,一位对母亲充满爱和关心的儿子,渴望用自己的方式来帮助母亲、改善和优化她的生存生态。“路灯多亮15分钟”见证了母子情深,见证了家庭温暖,这种真诚、朴素的人性力量,在人口流动加速的陌生人社会变得弥足珍贵。更进一步说,在家庭结构小型化的当下,人们习惯了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习惯了以下一代和年轻人为中心;而年轻人对父母的孝顺、体谅和关爱,则得到了某种意义上的忽略和漠视。
“路灯多亮15分钟”的梦想成真,固然需要孝心男子“为爱勇敢”的利益表达,也离不开公共部门的“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城市治理不仅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智能化,也要通过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而城市治理得好不好,老百姓感受最直接,也最有发言权,公众参与是精细化治理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吸纳市民的意见建议让城市某个路段的路灯设置更加合理,就是城市精细化治理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古人云:“城,所以盛民也。”人是城市的灵魂,善待弱者的城市才会更有吸引力和竞争力。“路灯多亮15分钟”不仅照亮了孝心,也照亮了便民、利民的城市“良心”。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