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8时许,停靠在广州东站的G3068次高铁,人头攒动,于克辉边引导坐轮椅的重点旅客上车,边细心提醒他注意磕碰。不多时,列车缓缓驶出车站。
于克辉被同事唤作“老于”,50岁的他已在铁路工作26年。今年5月,老于完成高铁乘务员资质培训,从绿皮车长转岗成高铁列车员,当天是他第1次值乘高铁。
2006年,老于从广州东站转岗到广九客运段,第一次担当值乘的是深圳到北京的T107/8次普铁。“以前北京来回一趟就是3天,车上人特别多,车轮咣当咣当响个不停,时间长,很难熬。”对比过去和现在,老于自豪地说:“现在高铁到北京8个小时,速度快了,车也多了,人不挤了。”
安静舒适的高铁车厢里,老于走走停停,抬头、举手,整理着行李架上的行李,在手机上记录着列车设备设施情况,回答旅客疑问。咣当咣当的车轮声仿佛随着高铁时代的来临逐渐远去。
这些年,老于亲眼目睹了中国铁路巨变,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时速120公里到350公里,更多智能化、人性化设备投入使用。
“就拿车上补票来说吧,最开始全靠手写代用票,再后来用一个电邮包大小的补票机,有票没票的都要查一遍,一趟下来三、四个小时,旅客感受也不好。”高铁上,老于看着手持机上弹出的补票提醒感叹道:“现在这个手持查补一体机就先进了,座位有没有人,什么时候上人都一清二楚,旅客要补票扫一下座位上的二维码就有信息提醒我,不仅效率高,还不会打搅有票旅客。”
中国铁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亲历者和参与者,老于感慨万千。“最近新闻报道时速400公里的高铁样车年内将下线,希望将来有机会也能值乘一次。”老于说。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