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生聚焦

举大体老师头骨合影事件:医学生敬畏之心不可丢

时间:2024-10-31 11:23:59 来源:

日前,医学生与大体老师头骨的合影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几位医学生身穿白大褂,微笑比“耶”,并配文:医学生无所畏惧。

“胆子是大,但是用错地方了。”“没有这些老师,你学啥?”网友纷纷评论说。目前发布该内容的账号已被停用,涉事高校相关工作人员回应,学校将对相关学生进行惩戒。

正如一些网友所说,医学生可以“无所畏惧”,却不能不懂敬畏。大体老师,是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其对于解剖学教学和医学研究的意义不言自明。而解剖学是医学重要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认识和了解人体结构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许多医学院校在解剖学开课之前,都会举办简单的默哀仪式,强调课堂禁止拍照的纪律;清明节来临,也会举办相关的纪念活动;甚至建起了遗体捐献者纪念墙,镌刻下每一位捐献者的姓名,以表达对他们的尊重与感恩,与此同时,也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代代传递。

对初入医学大门的医学生来说,向大体老师学习,可能免不了要过一道心理关。涉事医学生的行为或许是为了分享成长的喜悦,表明自己不再害怕,已经能够从容应对课堂学习的种种要求,但是却在不经意间伤害了公众的情感,违背了医学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初衷。

前不久,南京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学系主任张永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最理想的解剖教学是一具遗体由2~4名学生解剖,该校目前的解剖教学是一具遗体由10~13名学生解剖,而在更多的医学院校,一具遗体由15~20名甚至更多学生一同解剖。受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影响,国人对于遗体捐献的认识还远远不够,志愿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人还不算多。在这样的背景下,用不够严肃甚至略显戏谑的态度对待大体老师,便格外刺激了公众敏感的神经。于是有了对于此次事件的热门评论:“真的有准备以后当大体老师的我,还是火化了算了。”

这次事件反映出我国医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对人文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相关课程设计还不够有吸引力,敬畏生命、关爱生命的价值观还没能彻底入脑入心,成为医学生的行为自觉。

今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教育部、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发布《医学人文关怀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7年)》,明确提出医学人文关怀培养应当贯穿医学生培养全过程和医务人员职业全周期,强调要增强医学生的人文认知,提升其人文认同,着力培养医学生珍爱生命、大医精诚、救死扶伤的精神,提升医学生的人文情怀。同时,医学院校要加强对医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心理健康,强化职业发展教育,帮助树牢专业思想,夯实职业素养基础。

应当说,《行动方案》的出台将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为医学人文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惩戒措施从来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手段,将人文理念、对生命的关怀与尊重融入医学教育的课程设计之中,融入教师的一言一行之中,融入课堂与课外的每一次学生实践之中,春风化雨般滋养心灵、培育精神,方能真正造就敬佑生命、以患者为中心的医者,将医学的温度传递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期盼随着《行动方案》的出台,有更多医学人文教育改革的好经验与好做法涌现出来,推动人文的理念更深入地落地于实践中。

直面健康热点

分享真知灼见

文:谢文博(媒体人)

编辑:张昊华 管仲瑶

校对:李诗尧

审核:秦明睿 徐秉楠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2L0T1A16】获取授权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