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启动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以来,我国已分5批累计建成488个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覆盖全国17.1%的县(市、区)。各示范区通过发展社区健康管理、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支持性环境建设、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等一系列措施,从根本上降低了慢性病的发生率。在近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的2024年中国慢性病防控大会上,多地晒出“成绩单”,分享发展新经验。
按下关口前移“加速键”
“政府责任的进一步落实,是示范区建设十余年来取得的重要成效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国家疾控局局长沈洪兵给出了一组数据:2010年至2023年,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区/县长等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的比例不断增加,相较于2010年第一批示范区创建时的50%,2023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区/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比例更是实现了“零的突破”,2023年达到15%。
数据变化背后,是各示范区对慢性病防控工作的日益重视与高位推动。北京市顺义区先后成立区级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等专门机构,统筹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其中,健康促进工作委员会由区领导牵头,涵盖区内46个部门和25个镇街,下设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组,负责全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形成一张全域防控网。
在重庆市南岸区,慢性病防控工作已经上升至社会治理维度。该区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重点任务纳入该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并将慢性病防控工作列为社会治理的关键绩效指标统一指挥调度。
“2024年,通过‘民呼我为’服务渠道,南岸区共办理公共卫生、生态环保、环境卫生等慢性病综合防控相关事件3000余项,办结满意率达95%。”南岸区副区长刘露介绍。
河北省保定市建立“月督办”机制,高频度督促指导各县(区)建立完善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机制。“长期以来,各地各部门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能力提升、经费保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夯实了以基层为重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基础。”保定市政府副秘书长刘文涛介绍,该市在2023年组织召开示范区建设推进会3次、评价指标解读会3次,现场督导检查31次,有力推动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体系创建和防控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