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落地满三个月 消费品以旧换新开局良好

时间:2024-07-12 16:33:48 来源:

  4月12日,商务部等14部门发布《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至7月12日,《行动方案》出台满三个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今年1月份至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家电以旧换新销售额增长超过80%,以旧换新成为推动家电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各地也新增了一大批智能化社区回收设施,回收循环利用体系更加健全。

  政策体系日益完善

  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良好开局,离不开政策的持续发力。

  三个月以来,国家层面的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的具体金额;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支持家电等耐用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通知》,聚焦打通废旧家电家具回收堵点,支持以县城、乡镇为重点,改造提升家电家具回收等服务网点,畅通家电更新消费循环。

  地方层面,据商务部统计,目前各地均已出台了本地区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关政策文件。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距上轮推动全国范围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已近15年,更新需求进入集中释放期。三个月以来,有关消费品以旧换新、回收循环利用、标准提升等方面的行动方案已全部出台,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成效逐步显现。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汽车方面,商务部数据显示,5月份报废汽车回收量52.3万辆,同比增长55.6%;家电方面,1月份至5月份,主要电商平台以旧换新销售额同比增长81.8%;家装厨卫方面,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增长4.8%,较上个月加快了3.6个百分点。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25日12时,商务部汽车以旧换新信息平台收到汽车报废更新补贴申请约11.3万份,申请量呈现加快增长态势。

  再以地方为例,7月8日,江苏省召开新闻发布会透露,截至6月底,江苏省发放超8.3亿元惠民消费券数字人民币红包,组织近10万家商贸流通企业参加,回收废旧汽车、家电243.2万台,形成再生资源回收网点1万余个、分拣中心近300个、集散交易市场10个。

  持续激发潜能

  “趁着有活动想换个冰箱,导购介绍原价是8999元,旧品抵扣600元,另外有购买新机的100元补贴,再加上商场的满5000减600的优惠活动,实际支付7699元,相当于打了八五折。”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购物中心,消费者李先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不过,也有许多消费者因对办理流程和相关政策不了解而无法受益。在上述购物中心,消费者张女士表示:“我选购的新产品不参与以旧换新,家里的旧产品也不知道哪里能回收,这次只能先放弃补贴,下次换家电会提前做好功课。”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回收价格体系不统一、回收流通成本较高、溯源管理难度大等是相关部门和回收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对于消费者而言,则面临回收价格过低、处理速度慢、找不到渠道等问题。

  明明也认为,我国家电、汽车等耐用品回收循环利用体系尚不完善,存在具备资质的回收企业少、分散式个体户多、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的问题,以旧换新全链条亟需完善。

  那么,下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如何继续推进?明明表示,后续要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加强督促落实,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同时,各地应积极配合协调,统筹活动促进,通过开展系列活动,推动产供销、上下游、政银企、线上线下协同联动,形成政策组合包,激发市场活力。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政策保障,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方面大力推进,同时要尽快完善以旧换新产品评估标准、回收流程等方面的信息,让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之前能够真正了解相关信息并做出合理的决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废旧产品的循环再利用水平,通过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来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避免造成大面积的资源浪费,助力以旧换新更高质量发展。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