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社会万象

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还有多少假专家在坑农

时间:2025-08-15 09:37:20 来源:

  看起来非常专业的网络主播,正在热心地为农民解决农业种植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但谁能想到,这些人从未涉足过农业,有的甚至对农业知识一窍不通。据央视财经报道,近日,记者接到不少农民朋友的反映,他们在网上遇到了一批假冒的农技专家。

  这些所谓农技专家的短视频账号简介中,几乎都写着“农业大学”“从事农业行业数十年”“免费提供农业指导”“助力三农”等内容;有的还身着白大褂,扮演坐在研究院的专家型主播讲解农业知识。

  打着助农的旗号,干的却是坑农骗农之事,假专家背后是真套路。而从报道看,其最终还是为了卖货:在这些农业专家达人的短视频作品中,有不少虚假宣传违规销售肥料、农药的内容。对这样的乱象,有必要依法依规加以打击。

  农业种植不同于其他行业,一旦上当受骗,其所带来的危害不是短期内能消除的,几乎是以农民一年的收成为代价。而报道也显示,这些假专家宣传的所谓“网红农资”遭到了农民的吐槽,根本没有宣传中那样好用。可见,其所带货产品质量之差劲。

  这些专家达人橱窗中推荐的产品,大多挂在一家名为“祥禾农资总店”的店铺中。据该团队成员介绍,祥禾农业是一家通过签约、孵化农业达人,以达到销售农资目的的农业电商团队,其旗下有1000多个账号。

  对这样由机构主导,通过造人设、博流量、演剧本等手段欺骗公众的账号,需要加强执法联动,依法依规及时予以打击。有关部门的治理工作不妨以这些机构为切入口,以雷霆手段对骗子形成震慑作用。

  在此之余,也要加强官方农技推广渠道建设,让真正的专家占领农民的屏幕,强化专业信息的供给。

  说到底,农民合法权益不容骗子侵害。但一些机构却以此为“业务”,这样的行径不能被容忍。而监管的视野也不妨投向更多角落,追问一下:究竟还有多少一窍不通的假专家在坑农骗农?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