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是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实践,这是人类历史上国际多边合作最伟大的工程。自2013年9月首次提出以来,“一带一路”已经完成了具有“四梁八柱”意义的“六廊六路多国多港”互联互通架构的基本建设,成绩斐然。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精谨细腻的‘工笔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构建合作共赢的“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新体系既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保障“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条件,更是当前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制度安排。
高质量发展需要金融国际合作先行
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多是发展中国家,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金融抑制现象。从新中国70多年的发展经验来看,要发展经济,金融必须先行。1978年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与金融体系改革开放始终紧密相伴、互为支撑,从金融机构体系再造到资本市场改革、从利率市场化改革到汇率管理体制变革,中国金融业越来越走向市场化、开放化、国际化。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滋养了中国金融业的发展,同时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开放也为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注入了动力,提供了保障。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沿着高质量发展方向不断前进,要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目标。实现高标准目标重在提升“五通”建设水平,即加强金融政策沟通以提升政策沟通水平;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以提高设施联通水平;着力改善金融便利化服务以提升贸易畅通水平;不断优化金融结构和金融服务以提升资金融通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以提升民心相通水平。实现惠民生目标重在提升沿线人民分享“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中小企业是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载体。因此,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不仅要通过大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也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增加就业以解决基本民生问题。同时达成这两大目标,离不开金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关键作用,离不开金融国际合作机制的不断创新。实现可持续目标重在解决投资的可持续性、投资的安全性和绿色发展问题。“一带一路”建设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双边、三边和多边的金融国际合作既是解决巨大建设资金缺口的唯一选择,也是分担投资风险、共享建设成果的唯一选择。国际经验和教训一再说明,发展绿色金融是引导经济绿色发展的有效路径。
构建国际合作体系要有新的定位
金融霸权和掠夺是现行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而“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体系应有新的明确定位。
首先,合作共赢是其建设宗旨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合作共赢”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首要关键词,同样也是“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的宗旨。
其次,融通全球是其功能定位。金融的本质是服务实体经济,对“一带一路”建设而言,就是服务“五通”建设,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再次,中国主导是建设主体定位。“一带一路”倡议由中国提出,中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参与者,主导“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也是中国的必然担当。我们不追求像现行国际金融组织那样的一票否决权,我们要主导建成像亚投行那样的被国际公认的国际金融合作组织。
最后,多边机制是建设方案定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倡导多边主义,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多样、制度各异、诉求不同,在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的过程中,渴望建立多边机制,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在这样的框架内,只有体现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各国才能携手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前进。
创新合作机制建设理念
“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和理论,唯有理念创新、务实包容、久久为功,方能支撑“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一是牢固树立金融经济命运共同体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内在要求,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机制建设最重要的理念创新就是“金融经济命运共同体”。从建立“金融经济命运共同体”理念出发,通过金融国际合作强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增强“命运共同体”自觉,为解决全球与地区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二是创新运用差序包容理念。费孝通先生提出“差序格局”概念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及相互关系存在差异,也形成了明显的国际间的“差序格局”。国际间“差序格局”的存在意味着金融国际合作不可能完全均等化,正视差异存在并采取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促进合作从零到有、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双边到多边持续发展,才能最终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三是努力实现1+1+X>(2+X)合作建设理念。只有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双边合作实现1+1>2、多边合作实现1+1+X>(2+X),才能最终实现多边合作共赢和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目标。“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不仅欢迎第三方参与(即1+1+1),更欢迎第三方联盟参与(即1+1+X),这既是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的客观需要,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原则。
四是促进多边开放合作共赢理念。唯有开放方能建设“一带一路”,唯有大开放方能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金融合作机制。由于金融系统的风险性,一国的金融开放往往迟于其经济贸易开放,但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要求金融开放必须先行。因此“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要加大金融开放力度,为资金互联互通创造良好的环境。
循序并差序推进国际合作
金融合作与具体经济合作大有不同,前者直接指向核心利益乃至主权。“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应该循序并差序推进,先建立金融合作的基础,再逐步提高金融合作的层次,这是推进“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的基本路径。
首先,“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要与建设阶段相一致,从初级到高级,循序并差序推进。从共建基础设施到共建经济走廊、从铁路港口硬联通到政策规则软联通、从双边直接合作到多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一带一路”建设阶段性特征明显。金融国际合作也要服务于这一阶段性发展需要,实现几个方面的跨越。一是要实现从政府主导合作模式到市场化合作模式的跨越;二是要实现从中国为主到域内外国家广泛主动参与的跨越;三是要实现从投融资、计价和结算货币的美元独大到人民币等多种货币平衡发展的跨越。
其次,“一带一路”金融国际合作要基础性合作和具体合作并重。一是政治、军事互信要先行。只有不断提升政治、军事互信,才能为金融国际合作打下坚实基础。二是从建设救济制度和提供金融经济安全公共品着手。建设有效的危机救济制度,为各国主权债务可持续性提供金融合作解决方案,进一步加强互信、促进合作。三是以建设跨国信用和支付环境为基础。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间的信用环境建设,发展区域支付环境,改变美国主导国际支付系统的局面。四是相机开展各类商业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市场合作。根据差序包容原理,从不同国家实际情况出发,优势互补,开展不同层次的双边和多边具体金融合作。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