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街舞发展

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齐发力 专家:助力稳增长降成本提信心

时间:2023-07-25 16:24:32 来源:

  中共中央政治局24日召开的会议指出,“要用好政策空间、找准发力方向,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精准有力实施宏观调控,加强逆周期调节和政策储备。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延续、优化、完善并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发挥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作用,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要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

  助力经济稳增长,金融支持是重要一环。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综合运用降准、降息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量价并举,长短结合,更加精准有力地实施好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维护流动性合理充裕,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的信心和预期,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各类经营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支持服务,以更大力度支持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助力全面完成全年的预期目标。

  “从历史上看,货币政策宽松之后,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措施。今年6月中旬以来,国家开始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人民银行下调政策利率。此次会议重申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财政和货币政策基本上延续了此前的导向,加大了稳增长力度。”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人民网记者,今年3月降准之后,目前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7.5%左右,从提供流动性、降低资金成本、配合财政政策角度看,下半年仍有降准的可能。与此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继续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

  邮储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需要在总量方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还需要用好结构性政策工具,结合经济发展动力转换、长短期经济发展需要,短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引导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

  记者梳理,今年以来,人民银行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延续实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和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持续加大对普惠金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基础设施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数据显示,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0.3%,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9.0个百分点;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5.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4.5个百分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比各项贷款增速高9.1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6.1%,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4.8个百分点;普惠小微授信户数为5935万户,接近6000万户,同比增长13.3%。上半年,发放个人住房贷款总额同比多5164亿元。

  “后续人民银行将根据经济和物价形势的需要,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精准有力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中期借贷便利、公开市场操作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和合理充裕,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推动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

  谈及如何支持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发展时,董希淼表示,要进一步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的效用,进一步降低公开市场操作、借贷便利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利率,引导LPR继续下行,推动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加强对金融机构收费工作的监管,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行为;畅通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环节的堵点,提高融资效率,减少中间环节,降低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获取金融服务的隐性成本,切实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增强企业的获得感。

  娄飞鹏认为,就小微企业而言,需要用好既有的结构性政策工具,加大对专精特新、科技型企业等的支持,金融机构创新更多信用类贷款产品,积极开发首贷户,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丰富的金融支持。

  “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做好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工作。”邹澜表示,一方面,继续推动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挥好支小再贷款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部门合力,推动健全涉企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等配套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