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的馆藏文物在展示柜里长毛了?这是什么情况!日前,有网友发布了一条“在乾陵博物馆看到这两件文物长毛了,是咋回事……保存温湿度不到位吗?”的微博。记者看到,在网友发出的图片中,一件类似于陶制人像的文物四周长满了小绒毛,在光线的照射下仿若一只“金丝猴”。
到底怎么回事?是博物馆文物保存工作没做到位,还是真有不可控因素?为此,记者采访到了乾陵博物馆副馆长陈女士。她告诉记者:“是有这么个情况,是6月12日发现的。现在已经做了处理。”陈馆长表示,因为此前该文物遇到天气、温度变化,出现盐析,呈现出网友拍摄下来的类似于文物长毛的情况,“文物已经撤展下来了,现在已经在文物修复室里,做了处理、养护。我们联系了相关文物专家,将对文物进行进一步检查。”
据悉,该件文物是一件陶制胡人俑。但并非所有陶器都会出现盐析情况。陈馆长表示,有些陶制文物做过脱盐处理,就不会因为温、湿度变化出现盐析,而有些陶制文物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做脱盐处理,就会在一定环境下出现盐析。陈馆长表示,“之前这一例文物也发现过类似情况,只是它(出现问题)的频率、频次很难确定。展柜里面有温湿度调节。当我们发现这种情况后,就及时做了处理。”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