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的热浪、美国加州的大火、德国的洪水以及巴西的干旱,非常明显地提示我们,人类正在为极端天气付出异常沉重的代价。
当地时间8月9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日内瓦发布最新报告《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报告由来自66个国家的234位相关研究人员共同完成。
报告中称,由于全球变暖,过去每50年才发生一次的极端高温,现在预计每6年就会出现一次,同时暴雨和干旱也将变得更加频繁。这是IPCC首次量化了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在气候变暖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性。
警报
若全球升温1.5℃
每6年将出现一次极端高温
该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全球所有地区,并导致许多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随着地球进一步升温,热浪、干旱和暴雨只会变得更加频繁和极端。
美国总统气候特使约翰·克里表示:“正如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明确指出的那样,气候危机的影响——从极端高温到野火,再到强降雨和洪水——只会继续加剧,除非我们为自己和后代选择另一条道路。”
科学家们强调,气候变化的这些影响已经显现,例如美国西北地区6月份的极端高温导致数百人死亡,而巴西目前正在经历91年来最严重的干旱。
“加拿大的热浪、美国加州的大火、德国的洪水以及巴西中部的干旱,非常明显地提示我们,人类正在为极端天气付出异常沉重的代价。”这份报告的主要作者、巴西圣保罗大学环境物理学家保罗·阿尔塔索(Paulo Artaxo)说。
然而,未来的形势会更加严峻,气候变暖加剧意味着极端事件更加频繁。
与所有其他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相比,极端高温的频率会随着气候变暖而增加。如果不加以控制,预计未来20年全球升温或达到甚至超过1.5℃,那么以前一个世纪才可能会出现两次的极端高温,未来大约每6年就会出现一次;如果全球平均气温升高4℃,在此情境下,极端高温天气每一到两年就会出现一次。
报告的另一位作者、阿根廷物理气候科学家卡罗莱娜·维拉(Carolina Vera)指出,多个极端天气同时发生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例如,极端高温、干旱和大风更有可能同时发生,这些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可能助长野火的发生。
科学家们称,报告中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预测,强调了将气候变化控制在《巴黎协定》规定的水平的重要性。《巴黎协定》指出,各方将加强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全球应对,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升高控制在2℃之内,并为把升温控制在1.5℃之内而努力。
IPCC主席李会晟说:“无可争议的是,人类活动正在引起气候变化,使极端天气更加频繁和严重。要限制全球变暖,需要强有力地、快速地、持续地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排放。”
证据
联合国报告首次明确
人类正在造成气候变化
IPCC用迄今为止最强烈的措辞断言人类正在造成气候变化,并在其报告摘要的第一行写道:“人类的影响已经使大气、海洋和陆地变暖,这是明确的。”此前,IPCC的报告都称,气候变化“极有可能”由工业活动造成。
报告指出,自19世纪以来,人类通过燃烧化石燃料获取能量,导致全球温度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1℃。要避免全球进一步变暖,人类必须立即采取大刀阔斧的行动——包括立即开始放弃化石燃料,到2050年左右停止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这需要各国协同努力。
报告描述了可能的未来场景,称如果人类的努力见效,全球变暖的过程很可能会停止,但这取决于世界减排的程度。但即使是最严格的减排,全球气温在未来二十年仍将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1.5℃左右。
根据IPCC“最糟糕的设想”,如果世界各国几乎没有采取措施减少排放,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会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3℃~6℃,“这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同时,最乐观的设想是,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50年左右降至0,则可以使全球变暖幅度在本世纪下半叶稍微回落到1.5℃以下,并在本世纪末稳定在1.4℃左右。
对世界而言,这无疑将是一项庞大而昂贵的事业。它需要一定程度的政治意愿,而大多数政府到目前为止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警告说: “这份报告是向人类发出的红色警报。警钟震耳欲聋,证据无可辩驳:化石燃料燃烧和森林砍伐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正在扼杀我们的星球,并使数十亿人面临直接风险。全球变暖正在影响地球上的每个地区,其中许多变化变得不可逆转。”
“世界已经危险地接近国际商定的气温上升应控制在1.5℃以内的上限。我们面临着在短期内达到1.5℃的迫在眉睫的风险,唯有加紧努力,走上一条最雄心勃勃的道路,才能避免越过这个门槛。”古特雷斯强调,“我们现在必须果断行动,挽救1.5℃的目标。”
据报道,《气候变化2021:自然科学基础》是IPCC在过去8年以来首次针对气候变化发布的研究报告,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重要的气候变化报告。报告由来自66个国家的234名科学家历时三年完成,并获得了195个国家政府的通过。
报道称,这份报告旨在为三个月后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的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提供谈判基础。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