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资讯

央行MLF操作明显“缩量”有何信号

时间:2023-04-18 11:33:00 来源:

       4月17日,人民银行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17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期限一年,利率维持2.75%。

  自去年8月央行开展MLF操作将利率调降至2.75%,MLF利率已连续8个月维持不变。

  另外,由于本月MLF到期规模为1500亿元,央行当日投放1700亿元,实现净投放200亿元,同时,也意味着本月MLF实为加量平价续作。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本月MLF依旧延续加量续作节奏,但投放量较前几个月有所收缩。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预示央行对政策有所微调。一是目前国内市场整体利率处于合理水平,货币与信贷总量保持适度宽松水平,央行短期进一步加码政策并不迫切。二是国内经济恢复加上政策靠前发力,接下来央行需要关注政策对内需复苏的传导,合理调节信贷投放节奏,防范潜在资金脱实向虚风险,提升政策支持精准与质效。

  同时,周茂华还指出:“4月央行MLF资金净投放,也向市场释放央行保持政策整体稳定性和连续性,保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稳健货币政策继续为经济提供有力支持的信号,以稳定市场预期。”

  实现净投放200亿元

   4月MLF操作量1700亿元,到期量1500亿元,这意味着本月央行实施了200亿元净投放,为连续第5个月加量续作。但从投放量上看,本月MLF操作规模较前几月有着明显的“缩量”迹象。具体来看,今年3月MLF投放量为4810亿元,2月为4990亿元,1月为7790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当前处于经济修复初期,着眼于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仍需保持信贷多增态势。4月MLF加量续作,一方面是信贷持续多增前景下,商业银行对MLF操作需求增加,同时也释放了政策面延续稳增长取向的信号。这将有助于保持信贷投放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振市场信心。刚刚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公报要求,“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节奏平稳。”

  王青进一步指出,考虑到一季度信贷投放进度较快,预计二季度信贷多增幅度会有所回落——进入4月以来票据利率大幅下行,或意味着近信贷投放节奏放缓——这也是本月MLF加量规模较小的原因。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3月社会融资规模和人民币贷款增长强劲,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显著恢复,尽管全面降准已经落地,但银行体系仍然需要补充中长期流动性。本月央行超额续作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但超额续作的量并不大,将适度增加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支持银行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预测后续MLF操作趋势,王青认为,综合考虑上半年经济修复状况及信贷投放趋势,我们判断5月MLF有望等量续作或小幅加量续作。鉴于3月降准落地,二季度继续实施降准的可能性很小,加量续作MLF将成为央行向银行体系补充中长期流动性的主要工具。

  LPR将如何“走”?

   每经记者注意到,截至目前,MLF利率已连续8个月维持不变。

  分析MLF利率不变的原因,王青认为,4月MLF操作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年初以来物价水平偏低,但政策性降息能否落地将主要取决于经济修复进度。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3年一季度例会指出,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优化央行政策利率体系,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和指导作用,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

  预测后续利率调整动向,周茂华指出,本月LPR调降概率低,主要是MLF利率维持不变,3月金融数据延续强劲表现,信贷供需两旺,反映市场利率整体处于合理水平;银行本身净息差压力较大;国内经济稳步复苏,房地产呈现企稳回暖态势等。这些都降低银行下调LPR利率动力。

  王青认为,在MLF利率不动的背景下,当前的重点是充分挖掘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潜力,降低银行存款成本——近期一部分中小银行下调存款利率,体现了这一趋势。鉴于当前银行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降低或控制银行各类负债成本是“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和个人消费信贷成本稳中有降”、“引导居民房贷利率持续下调”的主要驱动力。

中国财经参要网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财经参要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以下联系方式进行沟通: 邮箱:g2416238474@163.com 如未与中国财经参要网本部进行有效沟通的事宜,本网将视同为未曾提前联系,并不能给予答复、解决。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商务合作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中国财经参要网 www.yzhfls.com 版权所有 (c)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财经参要网内容均采集自网络,如有问题请将投诉发送到邮箱g2416238474@163.com我们会及时处理!